大名府留守梁中书见岳丈太宰蔡京跟辽人再度求和,辽人承诺不会趁机攻打河北两路,他便顺从蔡京的命令从驻守大名府的十万官军中拨出八万,由兵马都监天王李成带领前去交给大刀关胜指挥,留大刀闻达留守大名府(避讳)。梁中书同时调动河北边境诸军南下接替凌州和高唐州的驻防,调凌州和高唐州的两万人马到大名府汇合。
必胜在大名府整顿十万人马,稍作训练,等开春后便准备动兵。
必胜命神火将军魏定国ˉ水将军单廷、井木犴郝思文为先锋,丑郡马宣赞为后军,关胜与天王李成、高唐州知州高廉,梁中书在后接应粮草。犒赏三军后,限日下起行,大刀阔斧,杀奔梁山泊来。
宋政和三年三月,关胜引着十万人马直接开赴梁山西岸。关胜吸取呼延灼的失败教训,将前军、中军、后军衔接的很紧密,遇到险要地形都会派出大量探马,再加上关胜治军严谨,军纪严明,没有什么破绽可以供梁山义军利用。
必胜并没有前去攻打被梁山义军占据的城池,因为据他派出的探马报告,朝廷在山东的民心已失,梁山义军在各州府都严阵以待,稍微大一些的州府都有一二万防备军,再加上梁山义军在各个州府城上安置了弩炮和新制的火炮。关胜细细盘算了一下,攻城的损失和收获不成比例,不如攻打义军的根据地梁山,同时在攻打梁山时通过野战剿灭梁山义军的主力。
其实在蔡京下令关胜进京授命时,卢俊义就知晓了。随后朝廷的每一个军令部署都被梁山义军军情处安置在蔡京府和枢密院的卧底特工一一传来,后来从大名梁中书府中也陆续传来情报,这三个来源的情报互相印证,再结合朝廷的形势,卢俊义才料定这些情报的正确,他不想再犯一次当初在东平府地错误。
他本来想用围魏救赵和围点打援的方式去对付关胜。后来看了看河北的地图和兵力部署,发现这个计中计很难实现。首先从梁山水泊到大名府都是平原,几乎没有像样的高山丘陵,即便有,也不在官军的必经之地;再说大名府背后都是赵宋朝廷的边防军,防备辽国进犯的,虽然每一支边防军都只有数千人。但合起来将近十万。在蔡京跟辽国在澶渊之盟地基础上又缔结了新地卖国条约,换取了辽人不乘虚而入。这些人马便会陆续增援大名府,会使大名府这个坚城更加难打,即便一开始像水浒中那样的运气打了下来,也很容易被十几万官军给围困。古往今来,无数人总结的战争经验。无外乎“集中用兵、形成局部优势。”孙子兵法说“十则攻之、倍则围之”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现如今关胜统率十万官军,堂堂正正而来,毫无纰漏,如一个刺猬。无从下
卢俊义领着王进、林冲、张清、呼延灼、秦明、花荣,共七个师,七万人马,就在梁山水泊的西岸扎下七个营寨。摆出了一副背水一战的架势。
必胜远道而来,一看卢俊义军摆下地阵势。知道并不好惹,并没有一上来就打。他跟卢俊义一样的想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是愚蠢人的做法,他们要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战果。
卢俊义便听任关胜地十万人马在梁山义军营寨对面三里外扎下了营寨。当晚也没有去劫营,他知道关胜熟读兵书战策,这些小伎俩瞒不过他。
卢俊义的军令下到霹雳火秦明那里,秦明对主公的小心谨慎不以为然,跟徒弟镇三山黄信商量道:“我们师徒二人,自归顺主公,不曾建敛么功勋。虽蒙主公不弃,让咱执掌这一万人马,但看其他师屡立战功,军衔都比我们高了一级。如今蒲东大刀关胜,调动十万人马,来打我梁山,不若我和你两个,先去劫了他的营寨,捉得关胜,立这件大功,也好在其他将领面前风光一番。”黄信道:“师父,主公不让我等轻举妄动,必有深意。”秦明怒道:“像你这般谨慎,何年何月才能立功?关胜远道而来,立足未稳,疲惫不堪,此时正是劫营地好时机。你不去便守住营寨,今夜我自己带兵前去。”黄信苦谏,秦明立功心切,不听。
当晚。秦明点齐了四千人马。其中有四百骑兵乃秦明地亲兵营(最近数月。梁山扩军太急。军马供应不上。分到每个师地只有八百匹马。充作两个骑兵营)。秦明在二更天时分。乘着月色昏暗之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