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铁笛行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夜幕笼罩的柏谷寺,幽谧而深邃。

    觉远和觉范二人坐在寺外的河畔,屏神凝息,静静打坐。

    每晚,一个时辰的参禅打坐,是师父昙宗为他们俩规定下每天必做的几样功课之一。

    沉静的山野蓦地飘来一串悠扬的笛声——

    是铁笛行者灵宪师叔!

    灵宪师叔倏忽来去之时,大多都会伴着一串悠婉动人的笛声。

    灵宪师叔原是南方一个禅林的行脚僧,前两年才挂单驻锡少林。性情孤僻,从不合群。因知兼上院的唱颂领奏,只有逢场面较大的法会时,他才会和众僧一起,为法音领奏。

    灵宪师叔的打扮也与众不同,出家多年了,却是即未剃度也未受戒,一支大青笛片刻不离身,看上去不像个出家人,倒更象个游历江湖的神秘侠客,人称"神笛行者"。因未剃发,平素总是一条抹额勒住一袭长发,除了上殿做佛事,一般也不大穿僧衣。时而一身羽白,时而一身湖青,飘飘逸逸的来去无踪。

    灵宪师叔须臾不离的那支大青笛,觉远曾亲眼瞧见过:此笛远比一般的笛子要粗大得多,二三尺长,除了吹奏时拿在手中,平时总是斜插在腰间的一只麂皮笛囊中。他和师弟觉范夜晚参禅功课时,时常听到灵宪师叔的笛声。

    往往,灵宪师叔的笛声一扬起,众僧们无论在做什么,都会停下来,静静地,合十屏息,凝神仔细聆听一会儿。那笛声,仿如夏日清风秋夜明月一般,即刻便能令人心神宁静、心无杂芜。

    然而,觉远听出来了:今晚,灵宪师叔的笛声好像与往日有些不大一样——笛声中似乎透着某种深深的忧怨和无奈。

    正这般思量着,忽听一旁趺坐的觉范说:"师兄,我怎么听着灵宪师叔今晚的笛声里好像在背着人流泪啊?"

    觉远阖目趺坐,微微点头不语。师弟觉范比自己小好几岁,却因自小参禅打坐加上慧根过人的缘故,对凡事诸物的悟性很是明敏透澈。

    觉范又道:"师兄,你觉得灵宪师叔那人是不是有些阴郁之气?"

    "嗯?阴郁?不觉得。我觉得灵宪师叔的性情挺好的。虽说不如明嵩师父的性情温和,可比起我师父算是很随和了。"

    觉范摇摇头,叹气道:"可是,我怎么看他的眼神有点,有点冷冰冰,觉着有些阴阴的吓人。"

    其实,觉范并没把自己的感觉全部说出来:他发觉,灵宪师叔有时盯着他看时的那付神情,目光几乎阴冷到让人心惊的地步!令觉范觉得,分明像是自己前世欠了他的什么,或是他前世跟自己有什么未了的宿仇一般。

    觉远仍旧阖目趺坐,"哦?你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感觉?是你自己多心了吧?"

    觉范叹了口气,幽幽地说,"是啊!唉,可是,连我自己也闹糊涂了。谁知道呢?反正,反正我就是觉着,灵宪师叔对我,跟对你,跟别的师叔对我,就是有些不大一样。"

    "你自己心眼儿小了吧。灵宪师叔的性情虽说有些孤僻,可人却真的没什么恶意。比那个今儿藏了你的裤子、明掖了我的僧鞋,专一捉弄他人为乐子的癞头和尚智兴,灵宪师叔无论法相还是为人,虽说庄严,却也很慈悲的。你不是说,灵宪师叔还曾救过你的命吗?"

    觉范叹了口气:"唉!若真是我自己心眼儿小了,就好了。"

    那是两年前冬天的一个傍晚。

    觉范提着桶子走出山门打水时,正好遇见灵宪师叔云游归来。觉范远远地便喜眉笑眼地跟他打招呼,没料到,灵宪一直走到他跟前,一直都是直眉瞪眼地那样看着他,那眼神,似乎不认得他,又似乎撞见鬼似的,看了他一会儿,径直去了。

    觉范如堕雾里:灵宪师叔怎么啦?我又怎么啦?

    他掂着两桶来到河边,趴在水边照了照自己的影子,脸上没有碰上锅底灰,刚刚剃过的头,打着补丁的海青扣子也没系错,绑腿扎得周周正正的,没什么异样啊?师叔怎么那般看着自己?

    觉范人小心不粗,一路提着水、一路冥思苦想,实在想不出所以然。

    谁知,从那天以后,灵宪师叔每次见了他,都一样的冷着一张脸。这越发弄得觉范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了。

    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得罪这位来无影去无踪的师叔了?

    只是,他更想不明白的是:一段日子来,一直对他充满敌意的灵宪,又明明知道那天落在半崖的是他,为何还要出手救自己?

    那是去年秋末的一个傍晚。

    那天,十二岁的觉范给觉远留下一张条子,一个人悄悄到后山去采药了。他要证明给师父看:自己不仅已经认得很多种草药,还会采药呢。这样,他就能求师父开始教自己把脉问诊、开方用药了。

    觉范觉得自己第一天开张,运气实在不错:从午后到夕阳西下时,觉范已经采了满满的一筐子药草,有一些还是平时难得一见的药草。

    筐子沉甸甸的,回寺的路上,他一路哼着梵音,一路兴致勃勃地走着。无意中,又瞅见崖畔的灌木丛中缀着好些红红的山茱萸果。

    山茱萸果有主治"肠胃风邪,寒热疝瘕,鼻塞目黄,耳聋面疱,有安五脏而通九窍"的奇效,在百草之中,算得上一味比较珍稀的药材了。

    觉范心下一喜,赶忙放下背篓,小心翼翼地趴在崖边,伸长了胳膊去采摘。就在此时,就着一抹斜阳的霞辉,他无意朝崖下一瞅,突然就觉得心跳加剧了:就就在离崖畔下有五六尺远的峭壁上,有一朵耀眼的红花一闪!

    觉范抓住藤椅,爬在崖边探出头,使劲儿往下一瞅,不觉一阵狂喜:阿弥陀佛!那里竟然生着好大一只艳红艳红的红灵芝啊!

    灵芝是万药之灵,药中之王,红灵芝又是灵芝中的上品,是人世罕见的神草妙药。

    佛徒凡事讲究缘份,若是无缘,漫说人与人,就是人与某草某花,与某山某水,都是无缘相逢的。师父说他采药十几年,什么药都见识过,有的奇药采到手了,有的眼睛看得到,却因人攀不上而无缘采得。单单只有药中之王的红灵芝,至今连见也无缘一见。

    师父说过,师兄昙宗几年前曾送过他一支百年老参,若再凑齐一支百年老红灵,还魂救命丹就算配齐了!

    觉范本想先跑回到寺去,把此事告诉师父,众人再一起来采。转而思量,据说人参灵芝这一类的神草灵药一向都是极有灵性的,一不留神,转眼就会遁匿不见,而且眼看天也要黑了,若等到明天,一旦神草隐遁,那可就真的太可惜了。

    若能把这支神草采到手,真不知能救活几多人的性命呢!

    觉范决定当即动手!

    这处崖壁虽有些陡,却生着很多的野藤,自己身子又轻,上下攀爬应该不是太难。他开始试着,顺着陡壁,抓着树根和藤条,一点一点地往下挪着。还好,一路都有树根和藤条供他抓拽,这些藤条看上去还很粗,足以支撑他下去再上来。

    他一点一点地往下移,终于移到灵芝根前了。

    佛祖!此时就近再看面前这支红灵:足足有觉范的巴掌大小!见它静静地贴着一棵树根,从岩缝中斜逸着张开小伞一般的芝盖,于暮色中泛着暖暖的光泽,娇艳欲滴,仿如一朵盛开的花儿。

    抚着红灵,小觉范觉着自己的一颗心幸福得都快要溶化了。

    这时,天色开始昏黯下来。

    幸好刚才自己伏在崖畔上采山茱萸的时候,落霞的辉光正好斜映在红灵的芝盖上。若是错过一刻钟,这支神草恐怕永远都难再被发现了。

    他听师父说过,巴掌大芝盖的红灵,纵无百年,也在四五十年之上!

    觉范先是念了几声佛,又"唵嘛呢呗咪哞"地诵了好几遍的六字大明咒,这才小心翼翼一点一点地拨开红灵根边的碎石,拨开岩石中的毛根和土块,最后,终于将红灵从岩缝和树根中完完整整地拽了出来!

    觉范捧着红灵芝万般爱怜地望了望,小心万分地揣在怀中的口袋里,就在他返身攀上悬崖时,不想一时走神,脚下的石头一滑,整个身子突然坠空!

    惊乱之中,一下子又被什么挂住了!睁开眼,原来恰好有一棵斜逸的松树蓬住了他!

    觉范被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此时,一阵山风吹来,松枝在半空中即刻晃悠起来,就着最后的一抹天光往下一看:天哪!万丈深渊看不到底儿!

    山风一阵比一阵劲烈了。觉范被挂在那里,仿如荡秋千一般,整个身子都在空中摇晃起来。他使劲抓住树枝,不敢想象,挂住自己的这棵松枝,在这样的风中还能支撑多久?

    觉范一面紧紧抓住树枝,一面设法往中间粗一些的树干上挪动,待稍稍踩稳了一根树杈,仰脸望上再一看:这棵树正好生在一处比较陡峭的崖壁上,那些树根树藤的,此时在半空中一悠一荡的,他试了几试,手臂哪里够得着?

    夜色一点一点地黑暗下去,风越来越大,树也越来越晃得厉害了。

    他又绝望又惊恐地大声呼救起来:&qu...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