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在手,箭在弦。
淡月如钩,照在萧瑟的大地上,更增添了一股冷冷的杀意。
中箭的士兵在地上呻吟着,试图重新爬起来,却没有人去救助他们,谁也不想成为下一轮箭矢的活靶子。
算一算时间,洪承畴他们解决那些半梦半醒的蒙古兵,大约只要小半个时辰就够了,应该快赶来北城门了。此时对面的蒙古兵越聚越多,我们仍忍住不冲锋,准备等待后续骑兵赶来支援,争取以多胜少。同时,在两军对阵的阶段,谁先冲锋,谁就会遭受一批箭矢,就会先损失一批人马,我们可以等,但蒙古兵不能等,他们还想着去救援东城门被围的兄弟。
终于,随着一声唿哨,蒙古兵开始动起来了。他们四散开来,列成五个横向的一字阵,缓缓地向我方推进,同时密集的箭矢一排排地射了过来,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想不到他们不急冲猛攻,而是用起了人墙战术,看来是想打一场持久之战了。
据我这几天的了解,标准的蒙古兵战斗队形通常由5个横队组成,前两个横队都是重骑兵,其余三个横队为轻骑兵。在这5个横队的前面。另外还有一些轻骑兵负责侦察、掩护。当敌对双方的部队越来越靠近时,位于后面的3列轻骑兵便穿过前两列重骑兵之间的空隙向前推进,经过仔细瞄准后,向敌人投射具有毁灭性力量的标枪和弓箭。接着,在仍然保持队形整齐的情况下,重骑兵又穿插出来冲锋,轻骑兵继续用弓箭掩护重骑兵冲锋。
蒙古兵这种战术的可怕性在于轻骑兵的攻击力,他们的弓箭射程远而且精准。即使我们的阵线再稳固,也容易在这种密集箭矢的袭击下乱了阵脚,从而被后续的蒙古重骑兵冲垮冲溃。而我们的火枪手由于射击距离比蒙古轻骑兵的射程短一百多米,因此在蒙古兵缓慢推进的过程中,无法发挥作用。而用在山海关的长矛兵战术此时也很不实用,长矛兵会白白地牺牲在密集的弓箭之下。
在我的预想之下,凌晨突袭,应该不会遇到很强的抵抗,我们是乘胜追击、收割人头,不用打硬仗,但现在,我才知道,我们还是大意了,蒙古兵的坚韧、顽强和快速反应,使我们李家军陷入了一个危险的境地,有可能付出很大的伤亡。对面的蒙古兵应该有二万人左右,而且都是骁勇善战、久经沙场的老兵,而我们的三万李家军则明显处于劣势,虽然不是新手,但绝对称不上老油条,虽说人数上占优,但拼起硬仗来,弄不好会一败涂地。
看着黑压压推进过来的蒙古兵,我脑海中电光火石般地设想了很多种方案,都觉得不太好,心中不由十分懊恼。此时退却是不可能的,如果退兵,立即就会被蒙古兵追着屁股猛打一通,损失会非常惨重。眼看洪承畴的骑兵还没有半点音讯,咬咬牙,也只能拼了。我让所有的士兵都拿出弓箭,左右散开,也排成横队,开始向蒙古兵射击。
我们的箭矢刚刚射出去,对面蒙古兵的箭矢也射了过来。蒙古兵的弓大箭长,射程比我们的远,刹那间,我们前排的士兵已倒下一片。李家军缺少盔甲,士兵们大多并没有什么防护,受伤的比率相当地高。
眼看情势不对,只有硬着头皮冲上去肉搏了。我长啸一声:“冲锋。”
李家军们边射箭边催马冲上前去,开始冲锋时,由于射程的原因,李家军的伤亡与蒙古兵不成比例,遍地都是倒下的李家军骑兵。过了一会,双方的弓箭射程接近了,于是互有伤亡,但蒙古兵的骑射功夫好,射头很准,伤亡仍小于我们李家军。
这是令人窒息的一刻,每一秒钟,都有我的弟兄们栽倒在地上。
最后,两军象两股波浪般,狠狠地撞击在一起了。
在肉搏战中,双方的兵器优劣体现出来了。我们的是长刀和长枪,蒙古兵的是短弯刀和狼牙棒,我们的武器占了一些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武技和力量的不足。然而,蒙古兵似乎见到鲜血就兴奋,他们大呼小叫,亢奋异常地厮杀着,让我们的军队停止在第一排横队面前,不能向前突破和推进。
“跟我来!”我怒喝一声,又举起了那柄霸王铁枪。
我一定要打开一个缺口,冲乱他们的阵形。我深吸一口气,长枪横扫,挑飞了两个蒙古兵,然后长枪一荡一刺,又穿透了一名蒙古兵的胸膛。李仲、李栋他们紧跟着我,可惜辛遥夙他们那批杀手不在身边,不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