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火枪和崇祯大炮研发成功后,很快投入了量产阶段。袁嘉升并没有因此停止大明火炮厂的新火器研发,仍然让汤若望主持制造各种专业的火炮,比如轻型野战火炮。
汤若望在借鉴西洋火炮的基础上,按照袁嘉升的设计,研发了一种八十四毫米口径的六磅炮,这是一种炮身长两米的前膛炮。袁嘉升设计这种火炮的原因,是大明以后面对的战斗,大多数都是和步兵、骑兵混合的敌人进行野战。无论是满清八旗还是流贼都擅长野战,较少在坚城中死守,能够摧毁敌人要塞的崇祯大炮已经很厉害,需要能够配合步枪兵野战的轻型火炮,六磅炮就比较适合了。轻型炮的优点是不重,使用铁芯铜体技术铸炮,炮重下降了三分之一,六七百斤,可以用马车拖拉,运输方便。
袁嘉升命人试验这种火炮,直射距离达到400米,最大抛射射程已经到了3200米,他很满意,让火炮厂生产了轻型火炮五百门。
孙和鼎则负责新式火器的研发,比如,他监造了当时先进的武器,叫新型子母炮,改进自明朝的佛朗机炮,八天即造成,炮长二尺一寸,重约三百斤,便于携带。铸造炮弹外形如瓜状,每枚重20到30斤,内装“子炮弹”,此炮发射时,子在母腹,母送子出,从天而降,片片碎裂,锐不可当。
刚开始子母炮的尾部装有木柄,柄的后部向下弯曲,并以铁索联于炮架。孙和鼎命工匠改进了此炮,装备四足木架,足上安有铁轮,可推可挽。使用时将子炮放入母炮后腹开口处,用铁闩固定,然后点燃子炮,弹头从母炮口飞出。
“子母炮用的是什么弹药?”袁嘉升问道。
“回皇上的话,用的是实心弹丸。”
“用开花弹吧。”袁嘉升不满意,建议改用开花爆炸弹,命中率高,杀伤力大。
除了汤若望和孙和鼎能研发新火器,明末杰出的火器研制家薄玉,这时也在大明的火炮厂,他对地雷的研究可谓学问精深。在薄玉的带领下,手榴弹几天就被他和火药师们搞了出来,完成了拉火的测试。
手榴弹的样式上,袁嘉升选择了标准的木柄铁头型,木柄中装置拉火和引线,前端铁壳中装置标准配比的颗粒火药。雷头的铁壳是模具制造的,上面有格文,这种设计确保了该薄的地方薄该厚的地方厚,用以保证爆炸后的弹片可以起到有效杀伤。
“没想到你们还能造出这玩意儿。”袁嘉升那天拿起手榴弹来掂量了一下,也就半斤多一点的重量。
“皇上千万小心!”薄玉见袁嘉升手里拿着他研发的手榴弹,亲自上前试用,接过了手榴弹。
“砰!”只见薄玉右手拿着手榴弹,左手拉了铉,将手雷丢出去六七秒就爆炸了,试验用的木人顷刻间就被掀翻在地,还被炸断了手臂。
“好,这东西好,生产一个手榴弹大约需要多少银两?”袁嘉升问道。
“大约需要一两银子左右。”薄玉回答说。
“好,那就先生产一万个吧。”袁嘉升道。
黑火药的改进很顺利。其实黑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北宋初年即公元10世纪后期,中国便开始试制最初的一批火药火器,并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完成军用火药的定型发明,率先开始了火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但是,火药化军事革命并未因为最早发端于中国而在中国率先完成。中国发明的火药火器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后,便在欧洲播下火种,随着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系列新的性能更好、杀伤威力更大的火药化兵器被研制出来,领先于大明朝了。
袁嘉升发现,虽然明代各代火器有所发展,但全国范围内的小手工业生产方式很难转化为大工场手工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