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 戍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建元九年七月十四,皇帝薨于太英殿东阁。一代君王迟暮,终究享不了万岁之寿,龙驭宾天,驾作天上客。

    即便这两年魏帝总是断断续续病着,却也均非急症。对于朝臣而言,多数也总以为,这次也该与一年前一样,病势反复,拖个两三月总是会好的,因而也对皇帝的突然崩逝来得太过没有准备。

    余福又因那日事发突然,被冯智留于宫中听候帝后传唤问话,后又有太子的闭宫令,宫城内外许进不许出,便困于宫中,因而子绍于千嶂外却是丁点声响都没曾听闻。闾信却是被着急接近宫里,以便子缊问询,然则如今几乎所有事情已经都无需闾信指点,即便事出紧急,子缊信手拈来,已是面面俱到。

    宫中却说不上猝不及防,自有礼部尚书戚东灼协下置鸿胪寺卿孟昭,安排大行皇帝丧仪。宗正卿洪晔安置了各宫妃嫔、皇子公主、王公大臣并三品以上命妇在正阳殿皇帝梓宫处哭灵,群臣缟素,男子摘冠,女子脱簪,焚香奠酒,满殿举哀。

    梦君本就是病体初愈,闻及噩耗之时又是一口气闭昏了过去,太医署特意遣人去椒房殿中施针救醒,她却是一刻不愿意留于椒房殿中,搀着玉奴便要往正阳殿赶去。可到了大行皇帝金棺前,想到唯有十二留于身边,还有一双儿子未有归期,又抬眼看着子缊从容主持丧仪,便知良机已逝,更是数度哭晕了过去,不得以被众人请回椒房殿中。

    魏帝究竟没能在临了之际下旨废太子,子缊算是有惊无险。如此时候,本也还在丧期之中,子缊便已经是数度往椒房殿中向皇后请安。

    梦君素来也是个有主意的,但到了此时,皇帝宾天,早见着子纩被困宫中终日不得回府,已经知道太子如今手握实权,她一心也只想护住儿子平安,便把魏帝昏厥前所提议之事说与子缊听。子缊自然知道甘梦君的意思,她既然愿意与自己做交易,他却最是乐意,有这样的交易反倒很叫子缊安心,就愈加说明了梦君的态度,子缊只一一应允了,丝毫讨价还价也未曾有。

    京城变天的这几日,本就是征北军调防时候。额齐格远走大漠,已不知去向,接连有散兵游勇偷袭平凉与伏尔部间的征北军营,子绍不得已,与十五商议着将征北军化整为零,只留有戍边经验的北郡军士分戍于新境,晋陵军除五千精锐骑兵,已尽数退至北郡沿线三十里处。余数守于伏尔部城中的军士既也移入高车王宫,自然也包括老十五和哲暄。

    三日之后,朝中不用再朝夕哭灵,皇帝宾天的消息也才八百里加急传至伏尔部中,先见到的便是子绍。十四一时难以相信,他本是那样端敬之人,初闻消息之时竟也一个踉跄,险些没有硌到书案上。

    胡地本多风,草场渐有凋黄姿态,白露凝霜,停留在经历了一年繁茂生长如今已近颓败的萋萋芳草上。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伏尔部又本是地北天凉之地,如今已经最是秋风萧瑟紧的时候了。凉风萧萧卷席而来,万千愁绪撕扯,已经不知是哀愁之思化作了秋风,还是秋风搅弄着万缕愁绪。

    再没有可能了,子绍心里清楚,只要皇帝还在,他就自有机会撼动本就算不上稳固的东宫之位。皇帝一日驾崩,他再做什么也便没有了缘由,反叫人平白给他添了个造反的罪名。

    秋岚来喊子绛哲暄出殿接旨,十五伸出手去借给哲暄搭着从软榻上起来。她是才小产出了月子的,这日出来接旨,十五更是拿了件厚重的莲蓬衣给哲暄裹了上,内里衬着出挑上乘的皮毛,外间又是彩绣的繁复花样,虽是他自己的,可色彩热烈丝毫不逊色于女子的斗篷。

    十五拉着哲暄才从偏殿宫室绕进正宫来,还在门廊转角,就隐约可以看见京中来人,一身缟素,恍惚茫然不知所为。

    十五却是一怔,定了定眼神,眉梢微动,不禁面色铁青了起来,还站着原地未曾动过,话已出口,“是谁?你为了谁一身素白?”

    哲暄向着十四投去探寻的目光,她印象中的十四,目光凌厉,仿佛总是一眼就能看穿自己这样毫无心机的人。如今却是不同寻常的镇定,十四并不看子绛,也更加未曾来看自己,那样的目光带了一丝呆滞,却也只有那样浅淡的一点,在子绛慌乱的责问中,消散干净了。

    “是父皇——”十四轻抬了眸子,便又重重放下了,带出悠长的尾音,“驾崩了——”

    十五铁青的脸瞬间变得如纸一般煞白,所有的血色像是在一瞬间褪尽了一般。

    哲暄的手被子绛此时本能沁出的汗腻得滑滑的,她不自觉的目光划过子绛脸上,第一次看得他红了眼眶,清泪不自觉流了下来,却是一句话都没有。

    哲暄看着害怕,她只愿这时候的子绛可以把所有的情绪都发泄出来,就像那日,知道她小产的那日,发怒也好,恨不得杀人也罢,悲痛只有宣泄这一条路可以化解。可她却又是那样清楚的知道,这样的子绛,收憋着的情绪,压抑着丧父之痛,强撑着是最大的折磨,也是最大的无奈。

    可对于十五,或许若不是还有旨意,只怕这时候,定会翻身上马,昼夜不息赶回京城去。他连自己都说不清楚,此刻是不是被吓傻懵了,亦或是怀疑犹在梦中,杵在了原地,双足如同灌铅,再迈不动了。

    只说,来人先传先帝遗诏,“奉大行皇帝遗诏,清宁郡王领军北征,灭高车,拓疆土,建旷世之功,才遒敏练,懋著殊勋,擢清宁郡王为清宁王,清河郡王为清河王。清河王妃郁氏,女中英豪,贤而有功,擢封和英翁主,享一品仪制。”

    再来竟是传新帝旨意,让老十四回朝为大行皇帝奔丧,却偏留下十五与哲暄,加封了镇北大将军这样不伦不类的头衔,只叫留原晋陵军中抽调进征北军的一万人,其余人等尽数归至原籍。

    哲暄跪着,垂目接旨,心下暗暗不知是喜是悲,那死的人到底与自己没有丝毫关系,可可她也明白知道着,这样的突如其来代表着什么,青琁的安定和子绍的功败垂成就在这样两道圣旨里说道清楚了。哲暄施礼起身,愈发看得清他凄枉倦怠的神色。她隐约记得那个老人的模样,大婚那日的情境还在眼前,封后仪典也才过去没有多久,那样肃穆,温情的皇帝。

    她如今只当作是个普通父亲离人远去,见得十五哀容满面,涕泗横流,不免带入感伤之情,一道想起自己的父汗来。不禁也触动情肠,艾艾凄凄哭了起来。

    领旨却还要谢恩,这样的一纸明黄圣旨,就硬生生地阻断了大行皇帝和子绛最后的父子情深,也算是子缊转换着方式,表达那一日太英殿中闻息大行皇帝意欲传位十五的不满之情。

    可这样的情绪,关山重重之外的子绛又怎会得悉。

    “父皇崩逝,我这样一身斗篷也太过艳丽了,就先回房中去换下。”子绛戚戚然转过身来,看着尚有羸弱之色的哲暄,似有话要说,哲暄却只是微扬了一丝嘴角,不含笑意,只带着宽慰神色,道,“我知道,你们兄弟俩一定也有话要说,不必顾忌我。”

    说罢,撑着秋岚的手便回去了。

    高车王宫正殿之上,空荡荡留不下一个旁人,迎迎贯入的秋风似有说不尽的话,吐露着悠悠然的愁绪,如泣如诉,或当就是这般了。

    良久不言,子绍手中的扳指一点一点转动着,他要思量的远比子绛要多。

    “为什么不让我回去!”子绛究竟憋不住怒火,怒发冲冠而立,“父皇归天,即便是地方官,从二品以上也一定要回京举哀,我是皇子,他凭什么——”

    “凭他是新帝。”

    子绍淡淡道,却比平日带了更多的哀婉。

    “所以你就认了?”子绛恨不得此时冲到十四面前,一把将颓废模样的子绍提起来,重重丢出去,摔醒他不可。

    “当日,是你让我助你,让母后助你,我不管你的初衷是什么,我只知道,我既然认了,这件事情就不能这样了断。”

    子绛退了两步,深吸两口气,又道,“哥,你想过吗?父皇如何会走得如此突然,为何偏偏是在你准备对他东宫之位动手的时候,为何是在夏天无被送进京之后,又为何会是在我们征北大捷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