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木兰返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i

    杨帝结束了他奢侈的一生。他挥霍了亡父文帝的遗产,浪费了储存在国库的巨额财富,不仅如此,他还浪费了作为政治遗产的隋朝国家机构。说得更仔细一点:在相继的巨大建筑工程中,他浪费了人民的劳动力,在不断往外派兵的征战之中,浪费了将士的生命,他还浪费了自己远比凡人高明的才能,以至于最后终于毁灭了他自己的生命。杨帝的巨大身躯窃居了至高无上的王座,结果弄坏了天下。他凭自己的愤怒和憎恶不加审判就杀害了几万人,因为悲哀和感伤就从死刑中搭救了宇文述的几个儿子。能够做到连法律都不顾,看来这个人对感情也是十分之浪费。

    大业六年(公元六一o年)十二月,大运河建成。如果将此比作杨帝荣华的顶峰,那么,到“江都之难”为止,再加上三个闰月,总共只有七年零六个月。在短暂的七年半之中,杨帝从一个豪迈英明的君主变成了亡国的暴君。历史上对他的评价真是一落千丈。这“种变化并非他人和命运强加于他的,而是炀帝自己选择的道路。

    在杨帝之父文帝的冶世时,中华帝国的人口有四千六百万人。唐朝重新统一天下,太宗李世民即位时,只剩下一千五百万人。当然,也有户籍统计不完善的原因,但是,在短期内,人口锐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从中可知,隋未唐初的大乱,给中华帝国的安定带来多大的危害。

    “是否一切都要由杨帝一人负责呢?”

    是否可以用这样的论证方法,为扬帝辩护呢?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杨帝无可置疑地是最高的负责人。三次强行发动征辽战争,责任既不能推在张须陀身上,也不能推在薛世雄身上,不能推卸给任何人。从临终的遗言来推论,杨帝是知道这些事情的,他怎么会不知道自己该负什么责任呢?

    后王以何鉴前王,

    请看隋堤亡国柳。

    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做“隋堤柳”的最后二句。“后世的帝皇若想从过去的历史上借鉴些什么,那么最好请看种植在大运河堤岸上的护堤柳。那些柳树从正反两方面目击了隋朝的荣华和灭亡。如此强大的帝国为什么会在一个晚上就灭亡了呢?或许它会告诉人们其中的理由吧?”这是这首诗的意义所在。白居易、李商隐,其他还有许多唐代诗人均将隋朝的荣华与灭亡作为诗词写作的素材。自文帝即位至扬帝的死去,前后总共三十八年,统一了整个大陆,通过律令建成了高度的国家组织,空前繁荣富强的巨大帝国,为什么会在短短的三十余年之中灭亡了呢?这当然会引起诗人们的兴趣,当他们得知隋朝的灭亡几乎可以说是一个人吃掉一个国家时,受到的冲击是相当大的。白居易的诗句并非单纯的责难,这是诗人在同时代见到与之类似的政治的腐败和社会颓废时,发出近似哀叹的警告。

    公元六一八年,即隋朝大业十四年,中华帝国冒出了十四个年号。在西部长安大兴为义宁二年、在东都洛阳为皇泰元年、后来又成为唐朝武德元年,此外,地方群雄各自称帝另立年号,他们分别用太平、五凤、天兴、永区、丑平、秦兴、鸣凤、安乐、天寿、始兴等吉庆的语言装饰了后世的史书。第二年,又加上了开明、延康。明政等年号,进一步加速了中国政治的分裂。整个中国统一成唯一的年号是唐太宗贞观二年五月以后的事情,它相当于公元六二八年。中国的年号分立状态前后长达十三年之久。

    在杀了杨帝、赵王以及来护儿父子之后,杀红了眼的叛军为了解渴,必须流更多的血。在江都城内的隋朝皇族们,包括幼儿在内,统统被杀。大臣们只要与宇文兄弟的行动唱反调的,一概被杀。皇族之中只有一个人幸免,就是杨帝的侄子秦王杨浩,因为需要他来当傀儡。宇文化及将萧皇后和杨浩幽禁起来,令其在宇文化及事先写好的诏书上盖国空。在宇文化及即任帝位之前,一定要使隋朝在形式上继续存在下去。

    宇文化及自称大丞相,成了实质上的独裁者,窃得了就连他的亡父都未能达到过的地位。宇文智及当了左仆射,也就是副丞相,称十二卫大将军,是天下官军的总司令。兄弟二人就任了国政和军事的最高职务,至此,他们想起了最小弟弟的存在,如何处理杨帝的女婿宇文士及呢?

    “索性杀了他吧”

    宇文智及早已杀人杀红了眼,他大声嚷嚷着向哥哥提议。宇文化及虽然在嘴里不知念些什么,总而言之,他也没有表示明显反对,所以宇文智及派了一名叫庄桃树的部下,企图令他去杀害弟弟。宇文士及藏在妻子,也就是杨帝女儿的宅第之中,他之前既没有帮助几个哥哥,现在又找不到逃跑的方法,连反抗的骨气也没有,只会躲在妻子的裙子底下乞求保护。当庄桃树腰上挂着剑出现时,他害怕得差一点就要摔倒。庄桃树丧失了杀意,只是将其逮捕起来带回它中。直接见到了弟弟的面,哥哥们也就无意再杀他,总算饶了他一条性命。

    宇文士及听说饶了不杀他时,他只是呆呆地凝视着哥哥们。

    “你不高兴吗?”

    哥哥们这样询问他,宇文士及也只是模棱两可地点点头。与其说他是因为小心谨慎和胆小,不如说他正在想像行凶杀人的哥哥们的末日,愈想越感到害怕。无论怎么说,他的两个哥哥都没有力量去控制乱世。长兄宇文化及犹如一个幼儿,总想霸占他人的东西,要别人的名马、书画、财产,这还算好的,他甚至还开口要别人的女儿和爱妾。父亲宇文述对他丧失了信心,杨帝也很生气,结果当年从宫廷中把他赶了出去。

    这次,在他人的煽动和本人的冲动之下,又犯下了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

    “恐怕天下群雄把哥哥他们看做罪大恶极的叛逆者,无人不想要他们脑袋。哥哥他们落到如此下场是自作自受,但我是无罪的,不应该把我当作他们的同伙,真要命,槽透了,怎么办呢中’

    宇文士及什么也没做,因为没有人来指点他该怎么办。宇文化及任命他当内史令,是一个相当于宫廷书记长官的要职,形成了宇文三兄弟独占宫廷重权的形式。

    此外,授与司马德勘温国公的爵位,任礼部尚书。看起来是对他施以优厚待遇,其实正好相反:司马德?在叛逆者集团中,指挥的实战部队最多,将其挂在很高职位上,就等于夺走了他实战部队的指挥权,这就是宇文兄弟的真实企图。一开始很高兴的司马德?后来也发觉到了这一点,以至于对字文兄弟愈来愈反感。这样“江都之难”三天之后,叛逆者之间的团结就开始出现裂痕。

    ii

    字文兄弟一伙,开始时,在私欲上涂上了一层名叫“救国”的厚厚白粉,断然杀害了皇帝。分裂抗争与沾满鲜血的互相残杀直接联系在一起,这是不足为奇的。但是,他们在对付可怕敌人时,竟也有能力团结一致。

    他们的敌人是折冲将军沈光,得知杨帝死讯时,他仰对苍天,沉默无言。沈光与萧皇后一样,都没哭泣。他奉命驱除贼将杜伏威的军队而来到江都城外,在城外五十里处扎营。花木兰和贺廷玉告诉他天子驾崩时,沈光的声音却显得平静得有点沙哑。

    木兰和贺廷工对轼逆的消息都一言不发,他们早就估计到总有一天会落到这种下场。但是实际上受到的冲击并没有因事先想到而减少。

    千年荣华一夜梦

    在后官见到的诗句仍然刻在木兰的脑海里,她对杨帝的不满、愤怒、轻视并未因此烟消云散,听说十二岁的小儿子也被一起杀害,更禁不住一阵悲痛,皇后没有被杀,被幽禁了起来,木兰的心里开始同情起皇后来了。虽说皇后早就有所觉悟,但是与她结婚近三十年的丈夫一旦被杀,她该是多么悲哀,多么寂寞!

    “陛下的死也许一半像是自杀!”贺廷玉讲了他的感想,杨帝不但不努力去救国,就连救自己他也不努力。小声说话是为了不让沈光听见。木兰也在担心,不知道沈光今后会采取什么行动。

    有一位宿国公麦孟才。是征辽之役中战死的麦铁杖之子。在继任亡父爵位的同时,也接任武责郎将的职位,也就是皇帝警卫队的高级将领。他受亡父的影响,对朝廷非常忠诚,又与来六郎来整是同保关系,也就是说,对他而言,宇文兄弟成了主公和同僚的双重仇敌。他决心打倒宇文兄弟,给杨帝复仇,救出萧皇后。

    有一个号称武牙郎,名叫钱杰的人成了他的同志,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力量仍嫌不足。麦孟才和钱杰挑选沈光作为他俩的同志,他们着中了沈光的骁勇和侠义精神。二人秘密地拜访了沈光,推心置腹,要求沈光参加打倒字文化及的计划。沈光也相信他们不是宇文化及授意前来试探沈光的人。

    扬帝晚年的失败沈光非常清楚。他从前认为杨帝是一个豪迈英明的君主,然而现在竟是一个没有勇气正视现实,也没有决心整治混乱的软弱男人。朝廷失去信誉,叛乱连续发生,其实是不足为奇的。

    但是,只有宇文化及是绝对不能原谅的。即使整个天下都盼望隋朝灭亡,唯有他有义务要忠于隋朝。他对皇帝的失政和奢侈没有进谏,而只是仗着思宠满足私欲,您意舞弄权势,违反法纪,残害他人。称之奸臣绝不为过,而这位奸臣居然高唱正义杀害了君主!

    “唯有这个家伙饶不得他,要是允许这个家伙活下去,隋朝存在的本身就会被后世取笑。另外,必须救出皇后陛下,一定要起兵。”

    沈光宣誓帮助麦孟才和钱杰。二人对此表示感激之后就回去了。沈光把木兰和贺廷玉叫来,对他们说明情况。沈光并不是要求他俩参加起义,宇文化及的兵力约有十万,自己这方面的兵力要少得太多,取胜希望极小。因此,他希望他们二人辞去军职回家乡去。木兰和贺廷玉在想了一阵之后,拒绝了他的好意,沈光接着又说:

    “我是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我本是微不足道的人,受了朝廷的太多恩惠,我现在无法再接受其他主公的俸禄,但是,你们却不同,你们对朝廷奉献的多,朝廷给你们的少,你们没有必要在此做无谓的牺牲。”

    “‘朝廷欠我们的,现在反正也讨不回来了!”

    木兰如此地加以说明,贺廷玉带着苦笑,只是摇了一下头。

    “假如宇文兄弟之流专横拔扈,那么,世道就会愈来愈槽,不管从哪方面加以考虑,大隋帝国要是如此败落破灭下去,九泉之下的张大使和薛老将军就太可怜了。我不打算大声高唱正义,只是不想无颜愧对先祖先烈,而且,我想把皇后陛下营救出来。”

    木兰解释道。

    结果。沈光只好答应他们同行。

    沈光集合士兵,分配军饷,有家属的令他们回乡。另外有八百名士兵,希望跟随沈光一直打到最后。沈光决定请附近的佛教寺院准备好供养死者,消除了后顾之忧。

    但是,沈光和麦孟才他们的计划被字文兄弟知道了。钱杰想再扩大势力,请求熟人陈谦帮助。这个陈嫌出卖了他们。他先答应帮忙,以此稳定钱杰,然后向宇文化及告了密。

    “沈总持。那个向飞仙”

    宇文化及吓得发抖。手上的酒杯掉落在地,酒沾湿了鞋子他都没发觉。宇文智及见到哥哥的慌乱状,出言安慰哥哥:

    “那个沈总持不管有多么骁勇,但是,他的兵力不足三千,我们的兵力比他多三十多倍。我方即使有些死伤,还是可以将沈总持他们全部斩尽杀绝,不用担心!”

    宇文化及的声音稍微平静了一点:

    “多少要死一些人?如果多少死的这一点人连我在内怎么办?不行,不行,不能与他正面交战,要设法避开他的锋芒。”

    字文智及对哥哥的小心谨慎大感咋舌,但是,他自己若要与沈光交峰也无把握取胜思索过程中,他反倒受哥哥恐怖和不安的传染,字文智及也想临阵脱逃,洗手不干了。两人跺来跺去想不出法子,最后决定还是先逃离江都要紧。

    “兄弟三人怎么都胆小成这样!就这么一个沈总持竟把他们吓到如此地步!”

    司马德勘终于也骂出来了。他虽然推字文兄弟为盟主,起兵轼帝,但是,在这段期间,他对宇文兄弟的无能感到厌烦,他已经开始考虑,是不是不能把天下的命运和自己的将来托付给这样的家伙。后来,他计划驱逐了宇文化及,自己做叛逆集团的首领,又因此发生不少凄惨的杀戮。总之,要防备沈光的袭击,叛逆者们加强了阵地的防御,作好临战戒备。尤其是从江都把主角伪帝杨法和萧皇后带了出来,将他们幽禁在宇文化及的大本营。从抢走他们的一瞬间开始,宇文化及就成了被讨伐的对象。杨帝生前,宇文化及借肋皇帝的权势为所欲为,杨帝死后,他又把皇后当作人质企图求得自己的安全。司马德?一面监视钱杰,一面转移兵力。他身为官家之子,但是,少年丧父,靠他的劳动抚养母亲和弟妹。他没有受过杨帝的恩惠,所以参加了叛逆的陰谋。作为一个武人,他有实战经验,至少也比宇文兄弟有胆量。沈光前来挑战时,只有司马德联才有能力担任迎战的指挥。

    日子在紧迫之中一天天过去了。字文兄弟来到江都城外,在一座名为福宫的行官周围设阵。十万将士排列成好几层阵营,五千多把火炬把夜空照得通明。三月二十二日夜,身处宇化及军中的钱杰把秘密信件送到沈光和麦孟才处。信中写道,要在第二天二十三日的深夜,在阵营里放火,里外呼应发起进攻。沈光马上将秘密信件烧掉,然后把木兰和贺廷玉叫来,告诉它们在二十四日拂晓行事。此外,命令他们二人去城三十里外的佛教寺院,正式要求他们供养死者,并将银两送去。事情办完之后,二人深夜赶回,发现阵营已经撤走,见不到一兵一卒的影子。木兰他们一看就明白了:

    “总持大人的决心是只死他一人,所以把我们留下来了。”

    木兰和贺廷玉策马追赶沈光,但因为隔了两个多小时,时间隔得太长了,结果没能赶上。到达蜀岗这个山丘上时,马太疲劳了,拒绝再往前走,木兰二人只能从鞍上下来,在月光沐浴之下,两人默默地对视着。

    当天晚上,沈光没有穿着盔甲,只穿一件轻便的官服。途中,他骑马经过一家农户,主人送了他一枝桃花,沈光拿着桃花,骑着白马悠然自得地向前走去。

    麦孟才与他并骑着马,向他投以疑惑的目光。

    “总持大人,您的两位副将折冲郎将今晚为什么不一起同行?”

    沈光似乎被桃花的芳香所陶醉,眯着眼睛若无其事地答道:

    “迄今为止,他们二人为了朝廷征战,仗打得太多了,总而言之,他们是河南讨捕军的生还者,其功绩决非吾等可以媲美。”

    “嗅,是吗?他们是河南讨捕军呀?”

    麦益才懂了。

    “那位张大使也真是太可惜了,这三年之中,朝廷还没有好好地论功行赏过一次呀,本来,他该是当大将军的人物呢”

    麦孟才放低了声音:

    “说起来那二位之中,个子矮一点的那个,是不是女的?”

    沈光没有马上回答,只是转过头来看着他。麦孟才抚摸着亡父遗传给他的,看起来有点吓人的黑髯,又对沈光说:

    “你不想叫他们二人死,看起来你这个总持大人还真会照顾女人

    “不,我一点儿也没发觉这种事,因为我生来感觉迟钝,可是

    “奥?”

    “与男女之别无关,只是因为我们过去曾是好朋友。”

    沈光淡淡地下了结论至少麦益才是那么感觉的。麦孟才不会去推测层次更深的一些事情。点头说了一声“是吗?”就不再议论本兰他们的事情了,在月光照亮的路上,二人骑着马继续往前走。沈光将手上那核桃花抛向夜空。树枝缓慢地转了几圈,渐渐地消失在黑夜的深处。

    iii

    “善戏马,为天下之最。”隋书-沈光传作此记载,甚至可以说沈光是天下第一马术大师,以他的本事,若是身上没有穿着甲胄,他的骑技可以犹如流云般轻捷。

    “总持大人,您不穿盔甲吗?”

    麦盂才问他。

    “盔甲我已经穿出了!我想马儿也是吧’”

    沈光豁达地笑了。沈光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将要死了,但是,在谈吐之中没有流露出悲壮的情绪,神态犹如到郊外去作一次春游。沈光在马上低声吟道:

    白马饰金羁,

    翩连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

    吴兴游侠儿。

    这是魏朝的曹植之作白马篇。原本第四句诗是“幽并游侠儿”吴兴是沈光的出生地点,他也许除了把自己当作隋朝的忠臣之外,更把自己比作一个游侠。

    名在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沈光抬头仰望晚春的夜空。在一片薄云海洋里,飘浮着一轮弯弯的月亮。月下的路上铺着桃花的花瓣,芳香犹如美酒一般醉人心扉。沈光认为能死于如此美好的夜晚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是,对于死在他的刀刃之下的叛逆者来说,就该是一个诅咒的夜晚了吧。他们就这样靠近了字文化及的阵营,等待钱杰放火。

    不久,深夜的寂静被打破了。宇文兄弟阵营之中人声顶沸,夹杂着低沉的金属声,发出了一声惨叫,叫声停止后,阵营又再次恢复寂静。

    麦孟才的同志钱杰计划在敌阵放火,结果被捕,当场被砍掉首级。因此,对宇文兄弟来说,自然成了对沈光他们进行反击的信号。然而,首先行动起来的却是沈光他们。沈光判断计划已经败露,所以,他指挥左右吉士兵,猛踢马腹,冲进宇文兄弟的阵营。字文兄弟的军队仿佛波涛一般大乱了起来。

    “是沈总持向飞仙来啦广

    数千把火炬摇曳着火光,把没穿盔甲的沈光身影映照得通明。

    “一个人去陰间旅行太寂寞了,所以来叫宇文兄弟一起走。快和我沈光一起去吧!”

    朗声宣告之后,沈光拔出佩在腰上的宝剑。此时怒号响彻四方,叛逆者们的军队朝沈光杀来。

    花香醉人的春夜,一瞬间变成了血腥弥漫的地方。长剑如同冬夜苍白月光的结晶,沈光纵横挥舞,掀起一股人血的旋风。敌人的头颈被一剑削断,刺穿头颅,把握着矛的断臂抛向夜空。鞍上的骑上沾满鲜血掉落,把马吓得像疯了似地冲进自己的阵地。火炬跌倒在地,沈光的官服被人血染成犹如盛开的深红牡丹。

    虽然沈光没有穿着盔甲,但是敌人无法伤害他。所砍、刺杀、殴打,有的被沈光反击回去,有的被他巧妙地躲开了,强烈的反击飞溅出浓浓的血沫。继沈光之后,麦孟才也冲进了敌阵,抡开大刀砍杀,再加上八百士兵横冲直闯,左右舞动刀枪击毙敌人,遍地都是打死的士兵。他们武艺高强,压倒了叛军。在喷出的血与火光之下,宇文化及的军阵接二连三地被冲跨,其队列溃乱,倒地的火炬燃上阵幕,火焰直冲夜空。沈光只是单骑独人,他突破混战的阵营,跃人阵营的腹地。

    说道者之一的元敏正好在那里,倒霉的是沈先刚好认识他。

    “逆贼,你在这呀!”

    沈光的乘骑将前蹄抬得高高的,朝着元敏疾驰,随着他的身形带着黑暗和劲风,剑光一闪,犹如流星般袭来。元敏逃不过的唯一理由,就是根本没有时间逃。元敏近似哀号地喘着粗气,用自己的剑来抵挡沈光的一击,二剑相触,发出一声?巨响,断剑爆出的火花使人眼所见的视界都成了一片蓝色,接着一瞬间,沈光的剑光刺穿了元敏的咽喉,鲜血喷向天空。

    沈光并未回头看落马而死的元敏。人血犹如红宝石般洒向四周,他跃马深人敌阵,像割韭菜似地将武装敌兵一片片地砍倒在地。已经染红的官服,再次被人血病湿,发出黑色的亮光。

    百闻不如一见,沈光的骁勇令叛逆者们感到一阵恶寒。宇文化及龟缩在十万大军的最里面,连粗气都不敢出。送来的所有战报报的都是本军的损伤。宇文化及额头上渗出大颗大颗的汗珠,冲着旁边的弟弟乱喊:

    “敌人不是只有八百人吗?我们有十万人呀!即使一顶一百,要是还歼灭不了他们,那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