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有种后宫叫德妃.6_第十章 肃贪惹风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转眼已在正月末,近来天气晴朗,估摸着之后几天也不会有风雨,二月初三圣驾南巡的计划该不会改变。宫内宫外已经做好一切准备。这几年,皇帝动不动近处远处地往来,仿佛所有人都习惯了跟着皇帝到处走。此次南巡,侍奉太后游幸各地风光外,视察河工、农作、民生是皇帝重要的事。

    为确保途中安全,具体的出巡计划未颁布下去,但岚琪隐约知道,怕是两三个月都不见得能回来。而太后经不起长期的车马劳顿,必然是要驻跸各地,且停且走,这样一来极其耗费时日,但能避免太过辛苦。因此,岚琪对太后、对玄烨、对孩子们,反放心不少。

    可是出巡在即,玄烨却好几日不见岚琪。他软磨硬泡,甚至翻脸,人家就是不肯跟着出门,一负气就不再见她。旁人尚不知道,帝妃俩已经冷了好些天。

    因这次要侍奉太后,五妃之中除岚琪和荣妃之外,照旧都随驾出门,但其他宫嫔扈从的便少了,嫔位之上只有僖嫔、敬嫔,再和贵人、密贵人等,宫里会留下许多人,不比上一回整个紫禁城走空了似的。

    二月初一,荣妃突然派人来,让岚琪去乾清宫帮皇帝打点行装,岚琪才知道梁公公本去景阳宫请荣妃,结果荣妃头疼犯了,起不了床,便假手她过去帮忙。岚琪担心推托反而尴尬,明知道玄烨故意跳开她的,还是硬着头皮来了。

    她在暖阁里看着宫女们将皇帝贴身的衣物装箱子,身后突然有人说:“你来干什么?”

    不用回身就知道是谁,宫女、太监哗啦啦跪了一地,梁公公满脸尴尬地跑进来要他们都出去。岚琪不得已,一面亲自去拿了几件衣裳放进箱子里,一面叮嘱:“路上出了汗,别捂着,勤换着些才好。”

    “朕一向整洁,还用你来说?”玄烨很不耐烦,发脾气似的,“你既然不肯去,这些事也不用你操心了。”

    岚琪却捧着手里的衣裳,笑悠悠地看着他:“就要几个月不见了,皇上还不肯赏个笑脸?”

    “有什么可笑的?就要几个月不相见,你笑得出来?”玄烨说着,就把箱子踹了一脚,不耐烦地坐到一边,瞪着眼前的人,“如今让你随朕一道出门,都做不到了?”

    岚琪站到他身边去,含笑说:“臣妾该说的都说了,皇上南巡不光为了游山玩水,臣妾留在宫里也有臣妾要做的事。您看荣姐姐这阵子身体也不好,撂下她在家里,哪个能放心?”

    “和别人有什么相干?没有你,没有她,这宫里也乱不了。”玄烨依旧不肯罢休,竟似有几分孩子气,还试图劝服岚琪,“你不在朕身边,朕不放心。”

    岚琪不知不觉就坐下了,依偎着他说:“您非要臣妾说心里话不可。旧年东巡回宫那些日子实在自在安逸,二十多年了,臣妾也想歇一歇。这回您出门,臣妾又能偷懒几个月,而宫里有人看守着,总比没有好。总之,将来再有机会,臣妾一定相随。温宪嫁了人,总没道理再陪着她。”

    “将来你若再有借口如何?”玄烨不甘心,“说好了,趁我们还年轻,五湖四海走一走。”

    岚琪依偎着他,轻轻摇晃着身体,温言软语哄着他高兴。玄烨也非真是个孩子,两人温存半天,到底是妥协了。而很快有大臣等着见皇帝,岚琪也要为皇帝打点行装,玄烨说夜里去永和宫。她忙活好这边的事,便先离开了。

    走出乾清宫时,环春听见主子长长叹了口气,瞧见她眼底有异于平常的神情,揣摩着娘娘的心思,终究没问出口。

    是日午后,书房里突然传来消息,说几位阿哥去试后天随扈出发时要骑的马匹,挑选时突然有马撒野,惊得马群慌乱,将阿哥们踢伤了。岚琪听得心惊胆战。好在不久后,十三、十四被安然送回,却是听说九阿哥、十阿哥伤得不轻。岚琪唯恐太后不安,便让俩孩子歇着,自己往宁寿宫来安抚太后。而十阿哥左胳膊折了,小半年怕是不能动。

    皇帝派梁公公来看望十阿哥。梁公公多心,问太后是不是会改变主意不出门。没想到果然亲疏有别,太后却是道:“一路都安排下去了,我若突然不去,这么大的变故不知百姓官员要怎么想。我不能给皇帝添麻烦,自然还是照日子出门。宫里的人会照顾好十阿哥的。”

    岚琪见太后这般态度,不再多言,安顿好十阿哥,又问了问太后行装是否打点齐全,太后反道十三、十四阿哥也受了惊,让她早些回去。岚琪这才离了。

    这日直到傍晚时,因九阿哥、十阿哥被马匹踢伤,他们俩不再随扈出巡,本以为宜妃会留在宫里照顾九阿哥,不想皇帝却点名要她继续随扈。乍一看,都以为皇帝对翊坤宫恩宠有加,岚琪则明白,若是因为儿子受伤不能出巡,宜妃的怨气该把翊坤宫的顶都掀翻了,日后就该给她找麻烦。玄烨深知这道理,才宁愿留下受伤的儿子,也要把她带走。

    二月初三,圣驾如期出巡。一大早将太后和皇帝送走,宫中上下便似松了口气般。岚琪与荣妃先到翊坤宫探望了九阿哥。十阿哥是折了胳膊,九阿哥则是崴了脚踝,比起十阿哥要轻很多,但脚踝肿得跟馒头似的,出门是断不能了。

    孩子面对两位娘娘还十分客气,可是她们一走,就只剩下满腹怨怼,拿屋子里的太监宫女撒气。不承想正发脾气时,外头通报八贝勒到了。

    九阿哥十分意外,眼瞧着八哥脚步轻盈地进门来,睁大眼睛问:“八哥怎么没跟皇阿玛走?”

    胤禩笑若春风,温和地说:“你和老十都留在宫里,我不放心。昨晚就跟皇阿玛请旨,还领了差事,宫里的关防照旧是我来盯着,也好时常进宫看看你们。”

    九阿哥果然有些高兴,但也十分可惜:“南巡不容易,江南风光百闻不如一见,八哥你为了我们留下,实在不值当。”

    胤禩却笑道:“将来总还有机会,等我们再大些,为皇阿玛做钦差御史下去瞧瞧,也不是难事。你安心养伤,我们留在京城里,自然也有乐处可寻。”

    兄弟俩说了几句话,胤禩便说要去宁寿宫看十阿哥。从翊坤宫过来,经过东六宫时,不禁往延禧宫的方向望了一眼。

    母亲是随驾出巡了,因过去在咸福宫住的关系,母亲与佟妃关系尚可,这次算是与佟妃一道出门。昨天他进宫探望受伤的弟弟,半程与额娘相遇。额娘问他一次南巡和再深刻巩固兄弟的情哪件事更重要,他想了半天后,便进宫向皇阿玛请旨,表示愿留在京中照应弟弟们。皇帝起先犹豫,但还是答应了。

    不能南巡的确可惜极了,他要比兄弟们少许多阅历,但想到九阿哥、十阿哥都要自立门户,往后兄弟几个在宫外能互相扶持,是二三十年甚至一辈子的事,他觉得值了。

    一眨眼,皇帝离京数日,外头传来的消息一路平安,宫内也没什么波澜,荣妃、德妃都留守宫闱,自然是方方面面都十分妥帖。只是四贝勒府里的小阿哥不好,又一次传来消息时,再不能像上次那样乐观。岚琪苦等一夜,天未亮时就有消息传来,弘昐殁了。

    犹豫再三,还是把消息送了出去,好歹要让胤禛知道才好。岚琪不能擅自出宫,便派人叮嘱毓溪好好善后,更是给李侧福晋带了话,抚恤她的丧子之痛。其他的,就再也做不了了。

    胤禛获悉儿子殁了的消息时,刚刚一身泥泞地随父亲从河堤视察归来,不等他悲伤,不等他换了衣裳,父亲就派人找他过去说话。胤禛愣是换了干净的衣裳才过来。如此慢了近一刻的时辰,皇帝自然要问他迟来的缘故。

    四阿哥却是冷静地说:“皇阿玛自幼教导儿臣,不可衣衫不整,人前失仪。”

    玄烨上下打量儿子,见他衣履整洁、双目有神,站在那里,笔直地挺着脊梁,周身皆是年轻人该有的蓬勃朝气,心中略喜,但未露在脸上,只是道:“朕才听闻消息,弘昐殁了。”

    胤禛垂首道:“儿臣也得到消息了,是额娘派人送来的,儿臣正想向您禀告,还请皇阿玛暂不要让皇祖母知道,让皇祖母尽兴游历山水才好。”

    玄烨点头:“就这么定了。”顿一顿,又问,“心里难受吧?朕本以为你会要求留在京城陪伴妻儿,没想到你还是同行了。”

    “额娘说,孩子和我们没有缘分,既然注定是熬日子的,就让我不要太牵挂。他太小也不懂人事,就让他安安静静地去。”胤禛说话间,难忍鼻尖发酸,“但到底是骨肉,儿臣很心痛。”

    “这是人之常情,你便是要留下陪伴他们母子,朕也不会怪你。”玄烨淡然,示意儿子坐下。胤禛不敢。他轻轻一叹,没有再勉强。之后父子俩说的话再不与这悲伤的事相关。玄烨专注河工治理十数年,闲谈间将个中门道讲给儿子听。胤禛向来慧心善悟,听得认真,更能举一反三地与父亲说上几句,让玄烨十分欣慰。

    时光飞逝,圣驾离宫已有大半个月,本以为直到皇帝回来的日子,都能清清静静地度过,不想三月下旬时,岚瑛急匆匆进宫,竟是一进门就掉眼泪,拉着姐姐说:“我不要和阿灵阿一道了,姐姐快让他休了我。”

    岚琪当是阿灵阿在外头寻花问柳惹怒了妹妹,想劝几句息事宁人,不料岚瑛却说,是皇帝到了江南,在那里肃贪,隔着千里震动了京师百官。原来江南虽富庶,但要仰仗朝廷庇护,岂能不与京畿大臣多往来疏通?文武百官之中鲜有干干净净的,他们家更是从中捞了不少油水,现下阿灵阿正天天在家烧书信,更四处筹款,不知要补什么空缺。岚瑛哭着说:“他就差打我的主意,盯上那些嫁妆了。”

    “到底缺了什么银子,要那么多?他做什么了?”岚琪听得心惊胆战。皇帝早年肃贪,虽然到最后不了了之,却也把朝廷大臣们吓得够呛,如今隔着千里震撼京师,显然也是有意为之,阿灵阿他们最洞悉皇帝的意图,若非险峻不可避,不见得会如此紧张。

    岚瑛恨恨:“他们家的人头俸禄,怎么撑得起那么大的家宅?我早就知道他们不干净,明着暗着劝过几次,他总是敷衍我,背地里必定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到处捞油水。我真是管不住他,也不想和他过了。”

    岚琪唯有劝说:“夫妻本该同舟共济,他有错,你也该与他一同担当,难道那些金银带来的安逸日子,你没有过着?”

    “姐姐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若是阿灵阿真犯了事,我就要跟他一道下大牢去了。”岚瑛可怜兮兮地看着姐姐。岚琪算是明白了,妹妹哪儿是来跟自己闹要和阿灵阿分开的?她是来搬救兵,想从自己这里帮一帮阿灵阿。可是她不懂这些事,唯一明白的是皇帝对贪污恨之入骨,皇亲国戚中,不少人为之付出性命,如今八福晋的阿玛,当年也是栽在那上头。

    “姐姐……我们该怎么办?”岚瑛也不藏着掖着了,低头扯弄着衣摆,抽抽搭搭道,“一大家子人,孩子也小,我跟着他怎么都行,孩子们怎么办?”

    提起孩子,岚琪便心软了,将环春唤来,去翻出她的体己来,塞给妹妹道:“拿去补亏空吧,我这里也不多,都是备着给孩子们的,但如今太后那儿承担下温宪的婚事,底下几个还小,这两年用不上,你先拿去。”

    岚瑛却怯怯地看着姐姐,惶恐不安地问:“银子总有法儿补,我不是来跟您要钱的,我怕万一阿灵阿犯了事,就算补了银子也没用的话,姐姐,我该怎么办?”

    岚琪也不敷衍,正色道:“若出了事,姐姐必然保你和孩子的周全,我大抵还是有这些能耐的。可是瑛儿,你们家里犯事的那些男人要怎么办,姐姐恐怕爱莫能助,我会尽力,可实在不晓得能为你做到哪一步,你不要怨我。”

    但是这一阵肃贪的风,并没有持续太久,相反半个多月后从江南传来消息,皇帝还在当地赦免了许多人的罪,结果京城里好一阵动荡,官员们各种办法补缺口,到后来却没什么大事。谁也不知道皇帝到底要做什么,可他远在江南,却收回不少国库欠银,这一遭劳民伤财的南巡,有赚不赔。

    皇帝肃贪的事看着捕风捉影,可这一番震荡带来的影响却久久不散,那日荣妃特地跑来永和宫,与岚琪悄声说:“顺贞门捉到私带出宫的太监,翻出来全是金银玉器,顺藤摸瓜查下去,你猜太监打哪儿来,又怎么得了这么多东西往宫外带?”

    岚琪当然没盯着这种事,但见荣妃这么紧张,总不会是哪一个妃嫔,想想宫里如今还有什么人,不禁心头一震,难道是太子?

    “毓庆宫如今了不得,都卖起家当了,太子这是把银子都花哪儿去了?这都不够花了,要拿东西换银子?”荣妃絮絮叨叨地说着,消息传到她这儿,也是手下小太监在顺贞门有当差的老乡小兄弟,听了那么几句,就传到了景阳宫。

    岚琪心里一沉:荣妃果然是七窍玲珑心,若换作自己知道,一定闷声,绝不轻易告诉别人。可荣妃就不同,正因为知道这是不能随便说的事,才不愿一个人扛着,特地跑来告诉自己,万一有什么事,知道的人多了,她的负担甚至危险就少了。

    荣妃自言自语着:“难不成肃贪的事,都查到太子头上了?”

    岚琪一言不发,只是配合地听着,心中则另有主意。几日后,将岚瑛召进宫,问起她这次京城的动荡,岚瑛则唏嘘着:“阿灵阿说看皇上的架势,是不会等回銮秋后算账了,皇上这一次收回的欠银,好些都是拖了朝廷三四年甚至更久的。阿灵阿说皇上实在英明,皇上若在京城里,保不定一些老臣跑去耍赖,可皇上隔着千里敲山震虎,大家摸不清状况,反而都吓蒙了。”

    “涉及不少人吧?”岚琪问。

    “不少呢。”岚瑛点头,略尴尬地说,“好像孝懿皇后家里也有所波及,她的兄弟隆科多还找我们家大伯周转呢!我听阿灵阿的嫂子说的。”

    岚琪微微皱眉,国舅府树大根深,传说是金山银山堆成的宅子,孝懿皇后昔日的承乾宫也是富丽堂皇,所用物件器皿无一不昂贵精致,如今隆科多却要找外人周济,也不知是佟国维不帮他,还是国舅府已经大不如前,这里头的文章可深了。

    但听岚瑛又说:“进了阿灵阿家的门,才晓得这些富庶世家没有干净的,这次吓到不少人,但是也有胆儿大没动静的。无论如何,反正皇上是赚得钵满盆满的了。”

    岚琪嗔怪:“这叫什么话?本就是欠朝廷的钱,还回来不应该?”

    岚瑛嘀咕着:“幸好是年头上,这要是在年末,家里如今的状况,只怕年关难过。姐姐你是不知道,这些大门大户实际又空又虚,大多看起来体面,关起门来能周转就不错了。”

    岚琪道:“既然如此,你更要好好持家,劝阿灵阿不要再冒险。皇上哪天动了真格,六亲不认的话,你我都没法子。这一次算是过去了,下一回又该怎么办?你安心把家业打点起来,你们家还有田地山林,每年有进项,再加上俸禄,过日子绰绰有余了。你若过不好,我又要不安心了。”

    岚瑛贼兮兮地笑着:“那姐姐上回给我的银子,您等着要回去吗?不要了可好?就当赏我了。”

    岚琪本不在意,玩笑道:“那可是你外甥、外甥女成亲要用的钱,你这小姨实在好意思。”

    “可是阿灵阿拿来填补空缺还给朝廷,不又到皇上兜里去了?到了皇上兜里,不就是到了姐姐兜里?”妹妹像个孩子似的缠着她,却被姐姐拍了脑袋瓜子说:“那是朝廷的钱,皇上可不能乱动的,你这算盘实在太精。”

    玩笑归玩笑,正经事不能马虎。岚瑛不过是嘻嘻哈哈落得轻松,心里头知道这事情有多严重,如今阿灵阿在她面前更加弱势,一面宠爱妻子,一面又佩服她持家有道,好歹这一次动荡,没把家业给败了,在岚瑛的操持下,家里日子还能过得下去。从温僖贵妃早年失宠落寞,到如今没了,钮祜禄一族真是大不如前,也因此亏空的数目没有吓死人,阿灵阿害怕的那几项,总算给填满了。

    而对于岚琪来说,她当着六宫这个家,知道金顶红墙下的日子也不容易,可从岚瑛这次经历,她更加明白那些高门大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窘迫。照岚瑛的话说,但凡贪污,自然从国家那里拿,但他们也有心要补空缺,不敢太过招摇放肆,可是上哪儿来银子补?自然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再加上贪污的银两早晚要花了。如此一来,亏空便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漏洞越来越多,没完没了,无止境。

    这些事,岚琪还是头一回知晓其中最根本的缘故。她过去想不明白,那些贪官明明家财万贯,为何还不知足?如今想来,真是家中再多银两,也堵不上他们历年造成的朝廷亏空,怪不得玄烨恨贪恨之入骨。

    再想荣妃所说毓庆宫周转不过来的事,太子、太子妃和皇孙的用度都是从内务府拨款,和皇帝的乾清宫里一样,不与后宫妃嫔及其他皇子、公主算在一起。岚琪虽不知道其中细则,照例过日子是不难,每月都有银两、东西送去,突然要周转那么多银子,看样子是和这次震荡脱不了关系。岚琪并不清楚太子如今管朝廷哪几个衙门,今儿这才从政多少年,难道也捅出漏洞来了?

    每每想到这些,都一阵揪心,只怕若太子真有所亏空,玄烨收了这笔钱也不会高兴。便在心里打下主意,等儿子回京,一定要好好敲打他,绝不能让胤禛在这上头糊涂,即便不同流合污,在朝堂之中会很辛苦,也绝不能走上不归路。

    此时此刻,远在江南的皇帝,正侍奉太后,带着妃嫔、皇子到了杭州,陪太后游历杭城风光后,拟定本月二十七日,带诸皇子检阅杭城驻军,并在校场比试骑射。

    那日之前,胤禛忙完自己的差事,便来找胤祥、胤祯,要带他们去选马匹并跑一跑,好为那日骑射比试做准备。可胤祯闷在屋子里,谁也不理睬。胤祥跟着哥哥在门外,轻声说:“他不高兴,说和想象的不一样。四哥,你们跟着皇阿玛到处走,他却和我一道跟在皇祖母身后,哪儿也不能去,这样子还不如不出门。”

    胤禛笑道:“他才多大,想去哪儿?难道要文武百官来给十四阿哥磕头行礼?”

    说着话就往屋子里来,见弟弟裹着被子闷在床角里,显然是知道自己来了故意负气,他背手站在一旁,沉声问:“你要是真不愿意去,我就带你十三哥走了,回头我会禀告皇阿玛,说十四阿哥病了,检阅驻军不必带着他,比试骑射也不必算上他。”

    窝在被子里的小子一动不动,胤祯像是真委屈坏了,兴高采烈地出门,出门前四哥还带他去给短刀开了刃,可是真的离了皇城,他竟然被塞在马车上跟在皇祖母后头颠簸,快两个月了,连皇阿玛的面都没见几次,却总听说哥哥们跟着皇阿玛到处去,一切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你是怕输喽?”胤禛突然道,看到被子里的小家伙动了动,他继续说,“我会向皇阿玛说清楚的,你到底是病了还是怕输,你不会连话都不会说了?要是再不开口,那就让所有人都知道十四阿哥怕输。”

    胤祯一跃而起,眼睛瞪得溜圆:“哪个怕输了?四哥不要胡说。”

    胤禛在他脑袋上重重一拍,责备道:“谁允许你这样和兄长说话?没一点儿规矩。”

    十四不敢顶嘴,不服气地别过脸,却突然被哥哥拎起来往地上一推,在他屁股后头踹了一脚说:“像个姑娘似的躲在被子里,亏你做得出来,立刻给我换了衣裳跟我走,你再磨蹭,要不要我给你松松皮肉筋骨?”

    胤祥怕十四弟再顶嘴,但哥哥看着并没有动气,赶紧上来打圆场,拉着弟弟去换衣裳。胤祯何尝不想出门,就是骄傲的气性一路受挫败,心里受不了了。到底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什么都露在脸上。

    兄弟俩穿戴齐整出来,胤禛将他们上下打量,果然弟弟们都长大了,这两个月没怎么见,仿佛又长个儿了,叮嘱了几句,要他们别乱跑,要懂规矩,便将弟弟一道带出了门。

    虽然还是坐马车,可十四阿哥显然活泼起来。这几天他生闷气,没跟着太后出去玩耍,所以眼中所见都十分新鲜,一路

    上都在问十三哥这个那个,吵得胤禛头疼,可看到弟弟们高兴,他也只能受着了。

    待到了驻军校场,这里已经在准备后日圣驾检阅的事,马匹箭靶都已安排齐全。胤禛带着弟弟们来选马,说:“你们出门以来极少骑马,一定都生疏了,皇阿玛说了,要你们上场不求赢过谁,可以输了比试,但不能输了气势,不能为了求赢不知轻重,皇家子弟一定要有气度。”

    可是哥哥说半天,十四阿哥的心早就不知飞到哪儿去了,少不得又被哥哥训斥,只能老老实实地耷拉着脑袋跟在他的身后。

    胤祥却轻拍弟弟的背脊,温和地说:“你这会儿多听几句话,一会子四哥当然就不管你了。你总是不在要紧的时刻听话,傻不傻?”说着推了弟弟往前走,喊着四哥,问他知不知道杭城这里养的马匹和京城的有什么不同。

    胤禛则没把刚才训斥弟弟当一回事,带着他们往马厩来,告诉他们南北养马的不同,然后让他们挑选出马匹。十四阿哥人小鬼大,只相得中高头大马,要最高最壮的才行。胤禛说他个子还小,驾驭不了,弟弟立刻就背过脸不高兴了。

    胤祥不想大家出来玩一趟扫兴,便跑来与四哥说,想给十四那匹马。胤禛转身瞧见弟弟站在马厩前痴痴地望着那匹马,不免又觉得好笑,点头道:“让他牵着马匹走一走就好,不能让他自己跑。”又指着近处一匹马说,“那一匹最温和,让他骑那匹马跑。”

    见哥哥答应,胤祥立刻跑回来告诉弟弟,十四脸上才有了笑容,兴奋地等着马夫替他把马儿牵出来。可明明哥哥一直在边上说不能让他单独骑马跑出去,他却一坐上马鞍,立刻双腿一夹,挥鞭带着马冲出去,急得胤祥要喊他,又怕惊动了四哥。而十四阿哥骑马还没跑出多远,外面草地上因停了一片雀鸟,在马蹄声惊动下呼啦啦展翅飞走,这一下却把撒蹄子的马给惊着了。

    胤禛正与侍卫首领说后日检阅时各处关防的事,忽然听得马匹嘶鸣,又有人声惊呼,急忙跑出来,但见十四弟一个人骑着那匹高头大马,马受了惊正高高扬起前蹄。小家伙还算机灵,死死拽着缰绳没撒手,但身子已经坐不住,再蹦跶几下,他恐怕就要被甩下去。

    胤禛又急又怒,带着人就冲过来,行动敏捷的马夫冲上去拉住了缰绳,但尚不能控制马匹。那畜生若是真发了急,指不定就要扬蹄冲出去。几个侍卫一道上前奋力拉住,可马仍旧在不断地挣扎,十四阿哥高高坐在上头,想要跳下来,但马背实在太高,又一直在晃动,他便胆怯了。

    再拖下去未必能镇得住受惊暴躁的马,胤禛靠近了一些,冲弟弟喊道:“跳下来,四哥接着你。”

    十四阿哥一手拽着缰绳,只怕一松手他就要滑下去,马儿好像越来越暴躁,四哥在下面一脸怒意,又看到他不知怎么办才好,就那么犹豫不决地僵持着。胤禛实在不耐烦,冲上前冒着可能被马蹄踢伤的危险,一把拽住了弟弟的裤腿,呵斥他立刻撒手放开缰绳。十四一慌松了手,立刻被哥哥拽着拖下去,以为自己要实打实地摔到地上,却被哥哥顺势抱住,往后退开,等他醒过神时,已经稳稳站着了。

    “混账东西,回去再收拾你。”胤禛怒极,但这里人多,不至于当众让弟弟没脸面,只等那边制伏了撒野的马,才冷声说,“跟我来。”

    十四阿哥惊魂未定又气性高,待在原地不肯动。胤祥上前抓着他拖了一起跟哥哥走,低声说他:“你看你,别再不听话了,回头四哥都不带我们玩了,你乐意闷在屋子里啊?”

    说话间又到马厩前,胤禛让人将刚才为弟弟选的马牵出来,把自己的马鞭扔给他,冷着脸说:“上去。”

    十四满面不服气地爬上了比刚才几乎矮了半身的马匹,但的确觉得更适合自己,耳边则听哥哥说:“你跟我耍性子,我们自有说话的地方,但别把这脾气性子带到骑射上去,稳稳当当拿出真本事来,才能叫人服你。坐好了没有?双腿夹紧,重心要稳。”

    “是。”十四才闷闷应了声,哥哥立刻拿过鞭子就往马屁股上抽。马儿吃痛扬蹄,胤祯缓过神来时,马儿已经跑出马厩,只听后头四哥的声音喊着:“双腿夹紧……”

    这边胤祥看得心惊,担心十四弟会不会有事,胤禛却笑:“你们自小就学骑马,这点难不倒他,就是别自不量力,丁点儿个子就想骑高头大马。”又指了边上说,“胤祥,你骑那匹马。十四骑马太野,你出去别追他,别把他逼急了让他乱跑,各自跑一跑,松松筋骨就是了。”

    十三阿哥最听兄长的话,便上马慢悠悠地跑出去。这边马夫牵马来给四贝勒,胤禛交代一些事后,也骑马出来。但见阳光下尘土飞扬,两个弟弟在校场上策马飞奔,稳稳当当时,个个都身手矫健,是值得让人骄傲的皇家子弟。可惜这里场子有限,不能尽兴。胤禛便唤人来问了几声。不多久,他的随行侍卫每人都带上水壶、弓箭等,准备妥当。胤禛策马跑近两个弟弟,朗声说:“跟我走,四哥带你们去外头跑,这里地方太小。”

    胤祯听了两眼放光,刚才的事早就抛在了脑后,扬鞭欢腾地喊着:“四哥四哥,我来了。”

    深宫之中,岚琪正在灯下看傍晚刚刚送进宫的玄烨的信函,意犹未尽地反复念着。环春来问几时用膳,顺便道:“奴婢听说,八阿哥今日本是回府里歇着的,这会儿突然又进宫,直奔毓庆宫去了。”

    岚琪不以为意地“哦”了一声,放下信函冲环春笑着问:“你猜万岁爷说什么?”

    环春哪里猜得到?岚琪便笑道:“你家万岁爷说,他把那些给他进献美人的官员给骂了,这回不带人回宫。就这事,你说他有什么可得意的呀?”

    环春接嘴道:“那娘娘又怎么看了信,笑得花儿一样好看?”

    岚琪见自己的心思被猜透,小气地别过脸不再理环春,自顾整理起书信,将它们一并放在收藏信件的匣子里。那里面都是玄烨这些年出门在外时给她的信函,两人在一起时,偶尔心血来潮,会挑出一两封从前的来看看。玄烨往往惊讶于自己热情殷切的言语,可一切又都在他记忆深处,稍稍点拨就全回忆得起来,两人常常能为此笑上半天。

    “主子,您晚膳还用吗?公主们可等在膳厅了,她们下午在园子里逛了半天,早就饿了。”环春凑过来,冲主子笑眯眯地说,“难道您看了信,就心满意足不觉得饿了?”

    岚琪在她胳膊上轻轻一拍,又爱又恨道:“过几年,底下的人都该喊你嬷嬷了,还没个正经。”可是扶着环春的手穿鞋起身,又喜笑颜开,故作大方地说:“心里满满的,自然不饿了。我可不是高兴你家万岁爷不带新人回宫,他身边有新人我不在乎,而是这才选秀挑进来不少人,若又说要带新人,我可就难做了,这下我省心不少,是好事。”

    见环春一脸坏笑的模样,这会儿就往闺女那儿去,生怕被孩子们看出什么,勒令她不许笑得那么灿烂。环春忍不住说:“娘娘才笑得灿烂。奴婢是笑您口是心非,您每次说这样的话,就特别啰唆。”

    岚琪睨她一眼,含笑道:“你我的年纪加起来,可要快一百岁了。”说着,却掰起手指计算,眼角飞扬喜悦,轻声道:“待皇上五十有三时,我与他加起来正好百岁。环春你说,这是不是也算一种美满?”

    环春感慨不已,搀扶主子一路往膳厅去,欣然道:“自然是美满。但求皇上和娘娘,康健长寿。”

    此刻毓庆宫里也摆了晚膳,但桌边只有太子和八贝勒坐着,太子妃、侧福晋和皇孙们都不在跟前。满满当当一桌子的菜。一旁的小太监不断地向八贝勒杯中添酒,胤禩阻拦说,他不能多喝,太子却拍拍他的肩膀:“喝吧,大不了在我这儿住一晚,再不济回阿哥所去,醉了也不怕。你长这么大,还不知道醉酒是什么滋味吧?”

    胤禩心中想,父皇一向不喜欢人酗酒,只在特别重大的节庆上才会多饮几杯,大多只是微醺,极少酣醉如泥,日常几乎不碰酒,十分节制。兄弟之中,学着父亲的模样,哪怕是碍着他的喜好,也都不饮酒,莫说胤禩不知醉酒是什么滋味,其实他根本不晓得自己有多大的酒量。

    可今晚太子高兴,自斟自饮已经大半斤下肚,瞧着太子的酒量不差,虽然面颊微红,但神志尚清醒得很。胤禩则喝了两三杯,还不知自身深浅,可心里已经十分反感了。

    太子见他端着酒杯不喝,而自己的酒壶已经空了,再要添酒时,侍奉的太监怯怯地说:“娘娘有命,太子爷贪杯伤身,奴才若给您寻酒来,奴才小命不保。”

    太子冷笑一声,竟对弟弟说:“你看你那嫂子,年纪小小,却什么都要管。”说着话,眼睛盯着胤禩手边那壶几乎没动过的酒。做弟弟的愣了愣,赶紧送到太子手边,但想了想又拿了回来,恭恭敬敬地说:“您喝了不少了。”

    “酒醉乱性,上回你撞见我,我就醉得不省人事,听你皇嫂那样说,我还不信呢。”太子被酒色染红的双眼里,尽是读不出的意味,神情复杂地看着胤禩说,“兄弟里头,数你见我最多狼狈的模样,这一次,又被你撞见了。”

    果然太子找胤禩是为了毓庆宫太监私带出宫的事。宫内的关防是八阿哥管着,那件事必然要到他耳朵里,虽不是他正面遇见,听听也怪吓人了。当机立断把那些人都解决了,没有让事态进一步扩大,但是一直未和太子就此说过什么,在他心里也悬着不安生。

    要想想,那太监也不傻,怎么可能偷那么多东西一下子带出去?必然是受了托付,替主子办事,搜出来的珠宝器皿的价值少说在两三万两,可就这么着急地拿出去,若贱卖,怕是四五千两都不一定换得回来。可毓庆宫何至于连四五千两都拿不出来?或是说,怎么会缺那么多银子,到了要变卖珠宝的地步?胤禩不用脑袋想,都能猜到是为了这次京城里的动荡,安亲王府私底下都来与他周转过,还没敢让妻子知道。

    “八弟。”太子热络地喊了一声,“那件事,你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可好?”

    胤禩垂下眼帘,轻声道:“臣弟什么都不知道,皇兄您说的是什么事?”

    太子嘴角飞过冷漠的笑容,轻哼着:“到底是我的兄弟,很好很好。”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