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那年花下之演讲比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

    远远的,我看见前面走着的启贤,牛仔服随意地搭在肩头上,双手插在裤兜里,吹着“欢快”的口哨,一副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样子,脚下似乎还踢着一颗石子。

    “谢天谢地,他总算还有一会儿不抽烟。”妙珍如释重负地说“要不你”她高兴早了,一句话没说完呢,启贤抽出的右手中就多握了一盒烟,另一只手上上下下,摸索出打火机,熟练地点燃了一支香烟。难道他后脑勺长了眼睛?

    “妙珍,你先走吧。”因为记着智远的忠告,连日来,我几乎是躲着他走的,但愿他冷静以后能理智一些。到今天我发现他依然是老样子,一股无名火冲上心头。不管妙珍赞不赞成,智远同不同意,有些话我一定要讲给他听。松开挽着妙珍的手,我向启贤跑去,快追上他时,喊了他一声,他听见了,悠闲的步伐却越发自在,快乐的口哨由越发响亮。那我只好超过他,自己给自己制造说话的机会。

    “启贤,对不起。”感觉着他的冷漠,我努力使自己平心静气“这句话在我心里憋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机会面对面地对你说。启贤,如果是我做的哪件事,说得哪句话伤了你的自尊心,我可以向你赔礼道歉。但是,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没有你想象到的任何意思。我们的决定其实有着最简单的理由:你是我们的同学,我们并不在意你受到的批评。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一着急“古人云”都引用上了。“启贤。”

    “说完了吗?说完了就请你把道儿让开。”他的反应异常冷淡。末了,来了一句:“好狗不挡道儿。”

    “你以为自己很行根本不需要帮助吗?你以为帮助你的人都不怀好意、别有用心?你以为别人对你都是虚伪的?在你失意时,别人好心的安慰全是恶意的嘲笑?当你对别人的好意置之不理甚至冲人家大发雷霆时,你有没有考虑过对方的感受?你以为这世上就你有脾气、有尊严,别人就没心眼吗?你为啥感觉不到大家对你的关心?”他的冷漠终于激起了我的愤怒。感情用事时,我承认我是冲动的。我相信他听得懂前言,也听得懂后语。“你是个懦弱的人,你不敢正视现实,也没有改正缺点的勇气。你知不知道你现在的做法是错误的?扪心自问,你对得起含心茹苦把你养大,并对你寄予厚望的父母吗?你对得起曾关心、爱护你,并对你满怀期望的老师吗?重要的是,你对得起自己吗?你忍心放弃你曾经的理想、抱负吗?”在我的话越说越激动时,他选择了离开。我反正一口气说完了憋在心里的所有话。但他好像没什么反应,而且不屑于直抒已见。他走远了。我不禁有些后悔,怕我这一段言辞激烈的话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其实,我有啥资格用这种口气对他说话?如果不是由开晚会引出一两件与我有关的事,我可能仍将习惯于他那由来已久的古怪脾气、古怪言行,就连我现在十分看不惯的玩世不恭的态度也是我习以为常的。那么我还会想要帮助他吗?还会觉得他特别应该振作、应该自信、应该改变成另外一个样儿吗?还会有这样那样的许多感想吗?还会如此用心地寻找办法吗?今天所说的话若失却前因,以后的故事还会不会发生呢?我和启贤是否将永远保持上学期那种不即不离、不温不火、极其一般的同学关系?难道事不关已时,我就是把事情高高挂起的我?——坦然面对他身上种种积极、消极甚至颓废的言行举止。我是个自私而独善其身的人?难道我不遗余力地想劝他改过自新只是为了获得良心上的安宁,无关任何善良、正义的动机?难道我所讲的大道理只是说说而已的?不!它们全是我的肺腑之言,没搀一点儿虚假的东西。那我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虽然我偶尔也会忽略别人的感觉。可这显示出的能是贬义的那个自私吗?无心和有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私与虚伪好像不是我的主要特点。”两个各执一词的“我”暗暗争论不休,没有结果——谁知时间最终证明的会是什么。

    “秋雨。”我身后冷不丁响起智远的声音。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学校计划在下个月举行演讲比赛。”他然后滔滔不绝地讲完了他提前了解的所有情况。最后说“假若启贤能在这次比赛中脱颖而出,你说他是不会因此恢复往日的自信?鲜花和掌声一齐向他涌来时,他还能消极下去吗?”智远是兴致勃勃地给我描述出了希望,那失望会不会随之而来呢?

    “他愿不愿争取这个机会可是个难题。连校长亲临的晚会他都敢不参加,何况一个可参加可不参加的演讲比赛?而且他有没有得奖的能力和实力也是个问题,万一失败了呢?”

    “只要他肯参加并认认真真地投入其中,结果准错不了。我相信他有那个能力。”他们是近在咫尺的舍友,他的看法也许是对的。智远还“顺便”给我出了个主意“依他的脾气,‘激将法’是再适合不过的。要是你能不露痕迹地激他一下,他那股倔劲儿上来后,定会全力以赴的。”

    “那我该咋做?”我问他,他也不故弄玄虚,开开玩笑什么的,而是“这般如此”地具体教了我该如何见机行事。可见,他是有备而来的。

    智远的消息果然可靠。每二天上午,下了课间操,班主任特意叫我到他跟前,专门说了演讲比赛的事。老师打算先在班里搞个预选赛,选出三名表现最突出的同学代表本班参加学校主办的正式比赛。吩咐我马上组织,尽快确定人选和稿件。一回到教室,我立刻当众宣布了这个消息,并请自愿报名参加的同学到我这儿登记姓名。

    但是,报名的人并不踊跃。我想,有必要给大家一些考虑的时间,到时候,我动员起来或许能少费些力气。

    2

    本来想等晚自习时再开展我的动员工作,没想到下午正好碰上节自习课,同学们又都在,我和班长打了声招呼,便按我设想好的步骤逐一问询大家的态度,不停地说着鼓励、劝说的话,总算使报名的人数有所增加。哦,我的体会闹半天是对的:“在某些事上,来自他人的鼓励和支持非常重要。”

    走到启贤那里,问过他的同桌,我起身就走。他的话紧接着跟随过来:“请连我的名字记你那本本上。”

    我听清楚了,别人自然也听清楚了,我们全惊讶地望着他,看他是否在开玩笑——反正我们没见他正儿八经参加过什么活动,最常见的是他我行我素式的不以为然。而他,根本“不在乎”大伙儿看他的目光中包含有哪种意思——主意我有,结果?你们等着瞧吧。我认为能以他自己的方式和别人做对需要更大的勇气,毕竟“奇怪”并不是谁都能平平静静注视的,何况他的格外与众不同已经为他人编写“反面教材”提供了大量事实依据,所谓贡献,卓著得令人唏嘘不已。

    “每个班才有两个参赛名额。”我冷静而委婉地劝他知难而退。心里七上八下的,紧张得我手心直冒汗。

    “你们不是说谁报名都行吗?”

    “那好吧。”我还有点不太愿意地写下他的名字。但愿他过后回忆起我的漫不经心别恨得“咬牙切齿”真想看他有始有终地做好一件事,希望他有一天终于找回比较优秀的自己。

    这一圈转下来,虽然没花费多少时间,遭遇多少困难,收获却是沉甸甸的:一页白纸已写满黑字。尤其令人高兴的还是启贤的主动报名,虽然仅止于目前的心动,结果依旧模棱两可。

    大概是因为我极想看到接下来的进展。一心急,就觉得时间咋过得这么慢,像是盼了很久很久才盼到简直让人望眼欲穿的,那节说好进行初选的班会课。

    随着班会课的渐渐临近,越来越强烈的紧迫感激励着报了名的同学。吃罢午饭,他(她)们大多早早来到教室,或坐或站或停或行或默诵或朗读或暗自酝酿或不露声色或“情”形于色或一心一意或三心二意差不多是争分夺秒地做着积极的准备。所以说大都而不是全部,是有位名叫启贤的男生,偏偏胸有成竹地在将淘汰大多数人的赛前,优哉游哉地看上两眼闲书,打上三分瞌睡,离开四五分,再这长那短地拉上六七分闲话,闭上眼睛听八九分歌,十分消闲的样子。他试图表现他的自信,还是散漫?

    “你们谁知道咱们班今年去哪儿春游?”章妙珍面对着消息要比她灵通的人士问“我们”

    “上山。”这位同学难得会说干脆、简练的话。甭问,这个时候的他一定在看小说。

    “上山?上哪儿的山?”她故意追根问底。

    “这儿的南山。”他头也不抬地答道。“哎!我快看完了。章妙珍,快把书还给我。”这回不抬头不行了吧?

    “齐晨,消息可靠吗?南山是离得近,可南山有啥好玩的?”妙珍藏起他没看完的小说,认真细问。

    “看你失望的,南山没啥不好。除了没有遐迩闻名的名胜古迹,也有绿树,有陡峭的山脉,顺流而下清清澈澈的山泉,无名的花花草草,挺富有诗情画意的。”

    “好像你去过。”妙珍不太以为然地说。

    “你干吗不想开点?爬啥山不是爬?上五岳确实好,可一路上得花路费、住宿费、伙食费。终于到了目的地,你不买门票人家叫你进啊?上南山多好,省钱不说,一样锻炼毅力,又有美丽风景欣赏,一举三得哎!别乱翻!”其实齐晨嚷也白嚷,他鞭长莫及。

    “齐晨,你老实交待,这主意是不是你出的?”

    “不是。要听我的就把你们领我们村儿去春游了。俺村好歹有个名胜古迹,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哩。”

    “那样的话你就稳赚不赔啦。”我“夸”他“会算帐。”

    “会算帐?我们全去他家吃饭,吃了就走。”旁人搭了一言。

    “我再给你们每人带点土特产。”

    “多多益善。我来者不拒。”

    “你好意思要?”

    “不和你好意思和谁好意思?”

    “听说咱们隔壁那班也去南山,两班的班主任都商量好了。”-——玩笑在智远那儿暂告一段落。

    “我觉得一年一次的春游应该拣有名的地方去。”有谁对外面的大千世界不是心向往之?

    “章妙珍,你甭急。等以后上了班,自己挣了工资,咱想去哪儿去哪儿,到那时”齐晨的好设想尚未打动她,她便冷冷静静回答道:

    “就算上了班,一个月能挣多少工资?三四百?四五百?反正不会一分不花全存下来。即使攒下一笔钱,也不可能一分不剩全拿去旅游。”

    “去我们村儿旅游又花不了你几个钱。再说,挣多少花多少才叫酷?冻不着、饿不着的,谁存钱啊?”

    “你知道啥叫败家子儿吗?”

    “他呀,这是替你花钱。”我插嘴道“所以才这么大方,要是花他自个儿的,他保准精打细算。”

    “我的钱又不是刮大风逮来的,为啥不精打细算?”

    “齐晨,那我的钱咋就成刮大风逮来的了?”

    “你问我,我问谁?”

    3

    上课呤一响,你的一言和我的一语随即一低。等老师进来,课堂秩序便井然有序了

    那一股紧张的气氛暗自涌动着。

    将手按在胸前,我试图通过深呼吸缓解压力。按理说,我好歹是经过锻炼的,不应该太紧张,可是,我今天却怎么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颗心“扑通通”得蹦达得十分欢快,俄而,手心已是汗津津的了。

    老师背抄着手踱到最后一排,问:“准备好了吗?”稍待片刻说,”张艺,你先念吧,班干部带个头。”

    “在哪儿念,这里,还是讲台?”大家会不会笑我?我的这句话好像说出来有点结巴。

    “上讲台吧。”老师面带微笑,温和地说。

    我就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多少有点不自然地走上了讲台。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师恩难忘”教室里响起了我那源于紧张,不禁有所改变的腔调。“人非生而知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是唐朝大文学家韩俞所作师说中的一句话。我想在坐诸位谁也无法准确计算出在漫漫求学路上,经老师指导解决了多少个疑难问题,掌握了多少实用知识。当我们每向前迈进一步时,谁又能说‘师恩易忘’,谁又能否认老师曾为我们的进步所洒下的汗水?”

    我讲的是我的亲身经历的切身体会。一个好的老师真的会让学生铭记一生感念一生。有一天,老师桃李满天下了,她也老了,许许多多的名字对她来说将变得十分陌生,但她的名字会挂在很多人的心上,她的学生永远不会忘记她。我知道这样的老师即使没让你取得多大成绩仍会记住一段时光;让你即使一事无成仍会被曾经的谆谆教诲所感动;让你即使远离了童年的纯真,学会了虚与委蛇,仍会承认老师的高尚。我可以骄傲地说,我遇到过这样一位好老师。是她对我的影响让我至今不肯轻易放弃努力;是她给了我一段值得珍藏的记忆;是她让我认识了老师的祟高与伟大:是她的言传身教使“教师”这个职业,成为我幼年时期的第一个梦想。我现在之所以在一片“六十分万岁,六十一分浪费”的叫嚷声中,依旧固执地刻苦学习,也是因为她曾向我这个学生表达过的,她对我的信心。

    初中那三年,无知的我由于忘记了她对我有过的期望而未能全力以赴地好好学习,以至于仅仅考勤上现在这么一所不是很好的中专。后来,想起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厚望,我告诉我自己:无论如何,我都不可以消沉,不可以自暴自弃,不可以随波逐流。我不能叫曾经看重过我的老师失望。我真想在我功成名就的时候和老师说,老师,当年您没有看错张艺。我更怕老师的预言成为我遥不可及的梦想。我不清楚我现在的努力还有没有意义,但是不努力的话,我会觉得很对不起我的老师,对不起全心全意爱着我的父母,对不起自己16岁的花季。

    “谢谢大家!”迈步走下讲台时,我相信我的神情举止落落大方。刚一落座便把我的手放在我同桌的手背上——掌心是湿漉漉的,汗是冰冷的。她说,好冷啊。

    妙珍演讲的主题是“惜时”念到后来引用的今日歌最为投入:“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1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4

    小型选拨赛次序井然地进行着。

    很多同学都做了细致、周到的准备,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数启贤了。他简直令人惊诧得目瞪口呆。我相信好多人都因此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心情,像与他初识一般重新审视这个启贤。他演讲的是关于“环境保护”的话题。这是他信手拈来的吗?怎么会呢。在我的记忆里,他曾在树前久久驻立而不愿离去;他曾凝望飘逸的白云而目不转睛;他曾默默拾起同学们仅划拉了两下的白纸而直说可惜;他曾在个别同学攀折花木时好言相劝而诚心诚意;当一只不知名的小鸟偶然飞进教室时,在几个男生几乎众口一词的“捉住它”声中,他是唯一大声提议放过鸟儿的人。当时,看着鸟儿娇小身躯上的艳丽羽毛,尽管我没言语,却和其他同学一样喜欢它,毫无恶意地希望它能留在我们中间。由于老师那会儿正上着课,三四个有胆子嚷嚷的男生终归没胆子公然违返课堂纪律,对小鸟动真格的。鸟儿终于寻找到出口,擦着门框飞向了无羁无绊的广阔天地。唏嘘感叹的惋惜差不多横扫半个班,启贤拍手叫好的声音则格外醒目。

    遵照智远的嘱咐,他演讲时,我连头也没抬,还挺随便地翻开手边一本32开大小的杂志(再大就太引老师注目了。)详细阅读,像是不屑于聆听他的演讲,关注就这样被我煞费苦心地隐藏了。

    他以一个个具体精确的数据举例证明了工业三废对大气、河流的污染;以一个个确凿不疑的事实充分论证了土地无节制、无计划开发造成的恶果;并且逐条介绍了森林的功能:储存水源、调节气候、防风防沙、防洪防涝、降低噪音、分泌植物杀菌素、净化空气然而森林遭遇了乱坎乱伐的命运,许多动植物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

    他的演讲极富感染力,而事实永远胜于雄辩,那些震憾人心的数字,让听者的心无不为之一颤。平日不大留心的事,放在这时注意又是一惊,原来我们的生存空间正一步步走着下坡路:成片成片的森林没了,一棵棵绿树倒了,一片片土地被沙漠吞噬;一种种动植物濒临灭亡;一条条河流黑的黑、浊的浊、变质的变质、断流的断流,不复清澈水面上的粼粼波光。而在某些污染严重的城市,抬头一望,哪还有蓝天白云?连阳光都不是灿烂、耀眼、温暖的了。听说有的地方,昔日绿树成阴的美丽风景已被映入眼中的荒芜取代,听说地下水位一降再降,听说老天爷的脾气越发令人捉摸不定——破坏性强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全球气候变暖连累的冰川都融化了。

    “怎么样?还需要苦口婆心地劝说吗?”应该不需要了。那一件件事说得多明白?大家咋能还像从前那样对环境漠不关心?咋能只图自己方便对于其他却不闻不问?无知时糊涂糊涂尚情有可原,一旦明了了如许多的实际情况,依旧如故就有点于情不通,于理不合。“中国有句古话: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幸福从珍惜开始。”启贤说得真好,而他为什么不珍惜自己的少年时光?不过,由他对环境的爱惜、关切之心可见孺子可教。对他能否振作我充满信心。

    “如果大家曾经看过中央台焦点访谈制作的一期名为‘难圆绿色梦’的节目,我想问大家两个问题。看着那一望无际的黄沙,你还会有绮丽的遐想吗?曾经建起一道道防护林的徐治民老人,再次面对座座沙丘时的痛苦神情,也不曾给你一点启示吗?”

    “同学们!无论将来我们走向何方、做何职业,请时刻关注我们的地球环境。借用一句歌词做为我今天演讲的结束语:别让地球再流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