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嬴开的回答显然出乎端木易的预料。
“先生莫怪,这也不是父亲的意思,而是我的主意。”一旁始终没说话的嬴无异此时开了口。
“哦,我倒没有什么异议,只是不明白为何决定的如此突然?”端木易回想了一下史书中记载,印象中仅有秦襄公迁都汧邑的叙述,而这件事早在他与嬴开见面之前就已完成了。
“啊,先生有所不知。”嬴开说道,“这件事说来话长。”
“哦?”端木易十分好奇,毕竟接下来,他将听到一些以前从未在史书上见到过的秘辛。
“我秦人祖居东方,直至大周初定,文武建邦,族内才西迁渭水。后来太祖非子养马有功,孝王便把秦地赐予了我们。又之后先祖父诛伐西戎有功,获封西垂大夫,再传位于先父。我本是先父次子,长兄有疾,怕自己不能长久,遂将太子之位让给了我。”
嬴开招呼端木易坐下,同时缓缓地解释道,
“我继位之时,戎祸横行,王室昏聩,大秦根基,危如累卵。为求图存,我将舍妹穆嬴嫁与了西戎丰王为妻,没想到犬戎人攻来时,她为救族人,舍身去了。”
说到后面,嬴开的声音有些哽咽,略微停顿了一下后,又接着道:“如今我已封秦公,西岐之地本应尽归我有,然戎祸横行,百姓涂炭,岐山以西几无我立锥之地。而汧邑城终究太小,资源有限。所以犬子希望我把都城迁到镐京,借着大周的余力,发展军队,好趁早剿灭犬戎,以报国仇家恨。”
这一番倾心之谈,让端木易认识到了面前这个男人背负着的东西,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多,对他竟也产生了些许同情。好在嬴开急于伐戎之事,和他不谋而合,这倒让他有些喜出望外。
沉思片刻,端木易舒展开紧皱的眉头,对嬴开父子说道:“秦公和大公子的计划可行,丰镐之地根基稳固,可以作为我们的临时都城。”
虽然没有历史可鉴,但端木易还是根据当时的形势,大胆地支持了嬴无异的想法。
“嬴某本来还有些犹豫,既然先生认为可以,我便即刻下令,准备迁都。”嬴开对端木易果然是言听计从。
“唉,不急。公可听我说完。”端木易拦住嬴开,不知又想出了什么计策,“汧邑的一切,咱们保持原样即可,另外,公可在西垂故地,修建宫殿。”
“啊?不是说迁都此处吗?”嬴开显然是对端木易的做法有些不解。
端木易嘴角上扬,笑道:“当然,秦公可知狡兔三窟?汧邑城虽小,但公在彼处建都多年,有些底子,可以用作陪都,与丰镐两相策应。而西垂之地,远离戎狄,乃大秦龙兴之所,若有朝一日,战事不利,可做退守休养之用。”
一番分析后,嬴开恍然大悟,不禁拍案叫绝。当即又起身朝着端木易躬身拜谢。
端木易也连忙起身,双手扶起嬴开,劝道:“公有驱除戎狄之志,在下着实钦佩,能为公出谋划策,当是在下平生之幸。”
嬴开闻言,大为感动,心头微动,突然有了决定,对小儿子说道:“无忌,你且过来。”
那孩子听话地走到嬴开身旁,一言不发,瞪着大眼睛,等着父亲吩咐。
“先生,我嬴氏一族全靠你才得以复兴,先生才华横溢,嬴某心怀敬畏。小儿无忌有些天资,我希望先生可以收他为徒,授他经世之学。”嬴开宽厚手掌抚在幼子肩头,满怀期待地说道。
这突如其来的请求,让端木易有些无措。虽然他很喜欢这个孩子,但毕竟他没有任何经验和准备。
正犹豫不决时,嬴无忌却已有了行动。
只见他向前迈了一步,冲着端木易深深一揖,接着跪倒在地,三拜九叩,用稚气未脱的嗓音,奶声奶气地说着:“弟子嬴无忌,拜见老师。”
端木易实在没预料,这孩子小小年纪,竟如此上道。这下可好,人家礼都拜完了,自己再推辞,就多少有些不给面子了。
好在嬴无忌这孩子敦敏机智,天资不凡,端木易倒也着实喜欢,能收为弟子,也未尝不是见快事。
念头一闪而过,端木易赶紧上前把孩子扶了起来,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好孩子,为师便收下你这个徒弟了。”
说罢,众人皆是大喜,嬴开忙传令下去,备酒设宴,要好好庆祝一下这天大的喜事。
明月高高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相比于镐京宫殿里的祥和喜悦,此时的洛邑城长乐宫中,却充满了压抑。
天子姬宜臼独自坐在寝殿的角落里,对着墙壁自饮自酌。
他这样的行为,从那个神秘人深夜来访后,便开始了。
接连数日,不理朝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